2018高考全国卷Ⅰ历史材料题部分答案解析及试题评析(2)
2023-04-23 来源:飞速影视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
答案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考点
解析 从考纲中很难找到此题对应的准确考点,因而需要调动多方面知识作答。但此题的难度不大!此题问的是“历史背景”,回答这一类问题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要明确“时间”,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思考问题;二要多角度思考问题,作答时要史实准确、语言简练、层次分明。此题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大方面,同时兼顾内部和外部两大方面来思考作答。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
答案 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考点 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解析 此题问的是“意义”,回答这一类问题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影响一般包括积极消极两个方面,意义一般仅指积极方面;二、结合时代背景、具体内容,思考“意义”,理清三者内在的历史逻辑关系;三、注意各小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考生在作答时应有意识的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即“乡村治理——基层治理——国家治理”来思考。
点评 此题以“基层社会治理”为主题,以“古今对比”的形式呈现,串联三段史料,设置四个问题。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本题的命制与时政热点联系紧密,极具时代特色。从现实出发确定主题、组织材料、设置问题,将史学研究与现实问题有机融合,凸显了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