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十字街头与马路天使
2023-04-23 来源:飞速影视
1937年,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全民抗战迫在眉睫,电影界左翼电影运动已经过渡到了国防电影运动,左翼电影人要发挥电影的教化作用,既要避开国民政府严厉的电影审查制度,又要合乎中国观众的观影兴趣。此时,电影所呈现的民族化叙事及民族化艺术技巧的运用对中国观众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沈西苓导演的《十字街头》和袁牧之导演的《马路天使》是明星影片公司在这一年出品的国防电影的典范,这两部作品不约而同的以民族精神、民族语言、民族形象反映出中国人民的情感取向和审美趣味,得到了国民的追捧。
沈西苓,当年的"海归派"之一,非电影科班出身的他在日本学习美术和染织。1928年学成回国后他先是参加了著名的"创造社",然后又考上了天一公司的美工师,担任布景工作,从此开始接触电影。1933年,在左翼风潮下,沈西苓导演了《女性的呐喊》和《上海二十四小时》,这两部影片是中国最早表现工人生活的电影,他也因此获得了影评界极高的赞誉。
电影《十字街头》讲述了四个流亡大学生刘大哥、老赵、阿唐和小徐在上海面临着失业的煎熬,他们四个人各具性格,豪爽的刘大哥在民族存亡之际参加了义勇军,小徐性格儒弱,企图自杀,在老赵的劝说下回家乡去了。阿唐是个乐天派,在商店找到了一个布置橱窗的工作。老赵乐观又富于感情,在报馆当了一名校对员,因勤奋受到主笔赏识,开始了他的"工厂风景线"系列特写,也因此认识了工厂教练员杨芝瑛,俩人相爱了。正当俩人憧憬着甜蜜生活时,杨芝瑛所在的工厂倒闭,一番痛苦挣扎后,她决定离开老赵。失恋的老赵生病在床,不久也收到了报馆寄来的辞退信。社会的动乱,艰难的时势,让这些小知识分子备尝生活的艰辛,在人生的十字街头,要么像小徐一样无法承受生活的重负而自杀,用死亡来结束痛苦;要么像大刘那样参加革命,成为民族的斗士,用行动去积极改变这个混乱黑暗的社会。
最后影片给出了的答案,在电影结尾处,老赵和阿唐、芝瑛和工友姚大姐终于不再苦闷彷徨,在黄浦江边不期而遇后,四人手挽着手,坚定地并肩向前走。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