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交换”市集,用老物件留住大时代的小故事(3)
2023-04-23 来源:飞速影视
“我们对这个炕桌有特别深的感情,现在无偿捐赠给‘时尚回响’,也是给它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归宿,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历史价值。”安素香说。
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多的人家从平房搬到楼房,很多老物件失去安身之处,因此不少人有了“寄存记忆”的需求。“以前手工做的立柜进不去电梯,上不了楼房,不得不扔掉”“新家没地方放,孩子们也不喜欢”“咱不用了,应让它们在别人那里发挥价值”……
66岁的太原市民师新欣在报纸上得知山西“时尚回响”城市文化交流中心后,把自家以前墙上挂的大镜子、结婚时同事送的工艺品、音箱等都捐了出去。甚至在他的牵线搭桥下,邻居家扔掉的立柜、平柜也来到了这里。
“扔了情感上不舍得,最好是捐了,想念了还可以过去看看。”师新欣说,他搬了三次家,从父母家搬到单位,再从单位搬到平房,又从平房搬到楼房,每次搬家都会淘汰掉一部分东西,而这些东西都见证着曾经的美好。
“一开始真没想到有这么多人捐。”山西“时尚回响”城市文化交流中心的创办人黄海波说,从2017年秋天至今,他们已经收到600余名热心市民捐赠的6000余件老物件。由于场地原因,有时候她不得不拒绝捐赠者。
黄海波的想法如同一个小火种,很快得到不少人支持。据她介绍,太原学院免费借给他们两间教室和一间库房,供他们存放东西。太原市文物局把南肖墙关帝庙腾出来供他们在里面办展览,开“记忆交换”市集。太原市还计划给他们2000平方米的空间,让他们入住明太原县城。在数字化上,今年山西省文旅厅把“时尚回响”的老物件和故事纳入山西省公共文化数字资源系列,开始用专业的照片、视频来记录这些有意义的人、物、事。太原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免费帮他们做城市记忆地图,把物品的地理信息放置在真实的城区地图上。大家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些街道、建筑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几乎所有的捐赠人都想隔一段时间过来,看看他们的捐赠物。”黄海波说,他们正在做一个更大的数据库,想把具有唯一性、有故事的老物件尽快、尽多地展示出来。
“这件事情最动人的地方是百姓办、百姓提供、百姓参与、百姓讲述、办给百姓。”太原市民范德峰说,一个城市不能只有马路、高铁、商务区,还应该有鲜活的百姓故事。如果没人收集,多少人的记忆将随风散去,后人怎么了解他们的父辈、祖父辈。
(小标题)热心人“交换记忆”
在师新欣的家里摆放着一件看起来略微“奇怪”的德生牌收音机,有提手、摇把手,还能照明。这是他用自己的老电话机、手表等跟别人交换来的。师新欣会不定时拿出来把玩一番。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