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交换”市集,用老物件留住大时代的小故事(4)
2023-04-23 来源:飞速影视
“这个收音机比较特殊,挺喜欢的,但年轻的时候不舍得买,没想到过了那个年代又碰到了,就换了回来。”师新欣边说边介绍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原来这个收音机不仅有照明功能,还可以手摇发电,适合野外作业人员。
在那个没有电视机的年代里,收音机陪伴他度过了最美好的青春岁月。虽然过去很多年,他依然能够详细讲出电子管收音机、有线广播、矿石收音机、半导体收音机等的工作原理。收音机作为主要的娱乐方式,爷爷靠它听戏,师新欣则通过它听小说和歌曲,就是那时他成为邓丽君的歌迷,还在心里猜测她的长相。直到现在,《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美酒加咖啡》仍是他最爱的歌曲。
事实上,双方同时喜欢上彼此老物件的机会并不多。这时候赠送、暂借成为常态,大家都不愿用金钱去衡量它的价值。
68岁的王建章正在写《回望知青岁月》这本书,目前已写了6万多字。前些天,他专门到南肖墙关帝庙里的“记忆交换”市集寻找有关知青的东西,正好看上了师新欣带去的《中国知青史初澜》上下册,但王建章带去的东西师新欣却不喜欢,虽然两人没有交换成功,但师新欣把两本书免费借给了王建章看。
“这本书很实际,对我写回忆录很有帮助。”王建章说,在“记忆交换”市集,人们结交朋友,互动交流。老物件还是要在社会上发挥作用,独赏不如共赏。
市集上,71岁的志愿者尚庆华声音洪亮,绘声绘色地向参观者介绍他1962年的小学毕业证和一台20世纪50年代的日式收音机。“这些东西现在很稀罕,我舍不得捐、卖,带来给大家瞧瞧,顺便提示大家不要随便扔东西,若干年后再看会非常美好。”
有人好奇饸饹床长什么样子,尚庆华就开着自己的老年代步车,将自家收藏的木质饸饹床带来给大家看。这是当年他的一个好友做好送给他的,如今木质的饸饹床已经非常少见。
57岁的中专语文老师范德峰将自己积攒的外国邮票带到了“记忆交换”市集,颇受人们欢迎。他摊开自己的集邮册,请大家喜欢什么就可以拿走什么。一位研究地图和地理的于先生愉快地挑走了几张地图邮票。
“我特别愉快,邮票放在我家只有我自己看,我也不懂,给了他可以丰富他的专题,我的邮票也发挥了最大价值,这比给我一两万元都开心。”范德峰说,通过物件交换、赠送,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了解,建立友谊和信任,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小标题)志愿者“传承记忆”
3年来,山西“时尚回响”城市文化交流中心已吸引30多名志愿者加入。他们中有编辑、教师、会计、裁缝、工人、文员等,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还是在校大学生,大家甘愿抽出时间参与征集、策展、布展、导览、记录、拍摄、值班等工作。黄海波说,大家做事非常认真、负责,也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愿意为这个公益项目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