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翻译《海燕》:它确信,阴云是遮不住太阳的(6)
2023-04-23 来源:飞速影视
海鸥在暴风雨前头哼着,——哼着,在海面上窜着,愿意把自己对于暴风雨的恐惧藏到海底里去。
潜水鸟也哼着,——它们这些潜水鸟,够不上享受生活的战斗的快乐:轰击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畏缩地在崖岸底下躲藏着肥胖的身体……只有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这泛着白沫的海上飞掠着。
阴云越来越昏暗,越来越低地落到海面上来了,波浪在唱着,在冲上去,迎着高处的雷声。
雷响着。波浪在愤怒的白沫里吼着,和风儿争论着。看罢,风儿抓住了一群波浪,仅仅的抱住了,恶狠狠地一摔,扔在崖岸上,把这大块的翡翠石砸成了尘雾和水沫。
海燕叫喊着,飞掠过去,好像深黑色的闪电,箭似的射穿那阴云,用翅膀刮起那浪花的泡沫。
看罢,它飞舞着,像仙魔似的——高傲的,深黑色的,暴风雨的仙魔,——它在笑,又在嚎叫……它笑那阴云,它欢乐得嚎叫!
在雷声的震怒里,它这敏感的仙魔——早就听见了疲乏;它确信,阴云是遮不住太阳的,不的,遮不住的!
风吼着……雷响着……
一堆堆的阴云,好像深蓝的火焰,在这无底的海的头上浮动。海在抓住闪电的光芒,把它熄灭在自己的深渊。像是火蛇似的,在海里游动着,消失了,这些闪电的影子。
“暴风雨!暴风雨快要爆发了!”
那是勇猛的海燕,在闪电中间,在怒吼的海的头上,得意洋洋地飞掠着;这胜利的预言家叫了:
“让暴风雨来得厉害些罢!”
读了这两篇前后相隔10年的译文,我从翻译的角度学习了很多,得到不少启示:
其一,精益求精,经过反复推敲把毛坯深加工为精品。有人进行翻译时,不打草稿,一蹴而就,一次完稿,很少再修改。能这样做,固然很好,但我做不到这一点,特别是翻译文艺作品。我的习惯是译好后,要反复修改。我觉得,像瞿秋白同志翻译《海燕》那样,译完初稿后,放一段时间再修改、润色,精雕细刻,才能提高译文质量,从而达到或接近精品的水准。从《暴风鸟的歌》到《海燕》,就体现了这种质的飞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瞿秋白同志一丝不苟、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他那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卓越的翻译艺术。
其二,机械地直译和死译,并不等于“忠实”。直译,难免会留下一些欧化的句子。从《暴风鸟的歌》到《海燕》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瞿秋白同志经过推敲润色,不仅消灭了错译,修改了不当的词,而且克服了许多欧化的句子,使它们更符合汉语习惯。我注意到《暴风鸟的歌》倒数第四段有一句:“乌云……在无底的海上燃烧”,在《海燕》中改为“阴云……在这无底的海的头上浮动”。有的同志曾对照原文指出,瞿秋白同志把这句译错了,理由是:原文的“пылают”,意为“燃烧”,不应译为“浮动”。1982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瞿秋白诗文选》收录的《海燕》,在“浮动”一词后面就加注说:“这里‘浮动’应译为‘燃烧’。”瞿独伊说:“不错,пылать确是‘燃烧’之意,而且在初稿上秋白同志也是译为‘燃烧’,但定稿却改为‘浮动’。这说明秋白同志是经过认真推敲的。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