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篇文章,万一穿越回古代,说不定能让你火过李佳琦(8)
2023-04-23 来源:飞速影视
到了汉代,刘熙《释名·释首饰》一书中明确提到了“唇脂”一词,也为这种化妆品定下了名字。
“唇脂,以丹作之,象唇赤也。”
这里的丹,即是朱砂,但朱砂本身不具黏性,附着力欠佳,所以要向其中渗入适量的动物脂膏(疑似后世“脂”类胭脂的做法),以增强其附着力。
这样做出来的唇脂不仅能够防水,还能够为嘴唇增添色彩的光泽,而且能有效规避嘴唇皴裂。若非朱砂有毒性,这其实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化妆用品。
唇脂色素材料的演进,基本上与胭脂的演进同步。只不过在唐代之前,唇脂一般都是装在盒子里的,使用时,需用专门的唇刷刷于唇上,有些类似于现在的唇彩。
到了唐代,点唇的唇脂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演进——具有了一定形状,有些类似现代的口红,开始出现。在唐人元稹《莺莺传》中,崔莺莺收到张生从京城捎来的妆饰物品,感慨不已,立即给张回信。这封信里写道:“兼惠花胜一合,口脂五寸,致耀首膏唇之饰……”
从其中“口脂五寸”,我们可以想象到当时的口脂,应当已经是一种管状的物体,与现今口红类似。
在中国古代,唇脂的颜色变化并不多,除了透明的口脂(防止嘴唇皴裂),大多都是红色为主体,比如说檀口(浅红色)、朱唇(大红色)、绛唇(深红色)……等得。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从南北朝到唐末时期,曾经流行过以乌膏涂染嘴唇的黑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时世妆》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可见那个时候,黑唇竟然也曾一度风靡。
看完这篇文章,众位读者是不是对于中国古代妆容的演变有了些兴趣?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古代女子妆容确实十分有趣,不过需要在此提醒大家,一些古代化妆品的配方具有毒性,切记不要自己轻易再加尝试制作使用。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