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江西十位历史文化名人(28)

2023-04-23 来源:飞速影视
英国《剑桥中国明代史》称况钟为“干练的行政官和财政专家”,“给张居正(1525—1582年)在长江下游诸省的改革提供了样板。”
兴办学校,培养人才。况钟虽然自己是书吏出身,没有接受太多的正规教育,但他十分重视修建学校培养人才。当时苏州府所属各县的学校大都狭窄阴暗,容不了多少生员。宣德九年,况钟自筹经费,仅用半年时间就重新选址将吴县的儒学重建起来。新建后的儒学,规模扩充,共有房屋二百三十多间,朝廷重臣杨荣亲自作《吴县儒学重建记》,以示纪念。正统初年起,况钟又大规模扩建苏州府儒学,历时三年修建的苏州府儒学宏大壮观。这些学校为府、县生员提供了良好的读书环境。况钟对本府儒学教材亲自审定,后来很有影响的明代宣德苏州府儒学刻本《四书详说》,就是况钟命人刻印的。况钟还对那些家境贫穷的学子慷慨资助,对品学兼优的学子大力向朝廷荐举。
“三离三留”传佳话
况钟任苏州知府十三载,任期内勤于政事,忠于职守,除奸革弊,为官清廉,把当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人民生活安定祥和,深得苏州人民的爱戴。期间,他三次调离苏州府都被当地百姓数万人联名上书挽留,朝廷被苏州百姓所感动,每次都只能顺民意让况钟继续连任,留下了“三离三留”的千古佳话。
宣德六年(1431年),况钟的继母病故,按照当时礼制,他要回靖安原籍守丧三年。况钟走后,苏州官场沉渣泛起,百姓忧心忡忡。民众十分怀念况钟,希望他能早日返回苏州府。大家还编了一首歌谣在大街小巷张贴传唱:“况太守,民父母。众怀思,因去后。愿复来,养田叟。”同时,3万多人自发地向巡按御史请愿,“请求夺情起复”,恳请朝廷让况钟缩短守孝期重回苏州府复任。皇帝见民众如此恳切,下旨夺情起用况钟。就这样,守孝未满的况钟便回到了苏州府。
宣德八年(1433年),况钟任期已满三年,照例应进京述职,苏州人民又担心他因政绩优异升官离去。况钟起程时,“士耆民庶咸候上道,且控舆卧辙”,士绅民众都来到官道上等候,有的拉住况钟乘坐的马车,有的卧在车辙上,舍不得况钟离开。不久宣宗去世,英宗即位。苏州百姓再次联名上书,列举况钟的政绩,请求新帝让况钟留任。英宗为抚慰民心,便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当况钟返回苏州时,百姓真挚唱道:“太守朝京,我民不宁。太守归来,我民忻哉。

正统五年(1440年),况钟任苏州知府届满,政绩斐然,朝廷要重用升迁他。况钟也要到京城述职,接受吏部的考绩。苏州百姓依依不舍,自发设帐相送,夹道送行者数百里不绝。况钟被百姓的真情所感动,赋诗与民众告别。其中一首曰:“检点行囊一担轻,长安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况钟进京后,苏州一万八千余名民众上书朝廷,请求让况钟继续留任苏州府。于是,朝廷下诏授况钟为正三品,继续担任苏州知府。“既有军民人等保留,着复任,吏部奏升正三品,署知府事。”这是自明朝建立以来70余年从没有的规格和礼遇。况钟第三次返苏时,百姓无不欢欣鼓舞,相迎者“不远数百里之遥”。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