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结局:晃错(3)
2023-04-23 来源:飞速影视
文帝对其建议十分赞赏,特地下诏给予嘉奖。晁错接着又向文帝上了《守边劝农疏》和《募民实塞疏》,提出了“徙民实边”的策略,即由政府采取减免赋税、帮助建造房屋、提供农具和种子等优惠政策,召募内地人民移居边疆,选派德才兼备的官员进行管理,实行农耕战守合一,匈奴来犯时,可以组织边民与其作战,匈奴退走,边民即可耕种。他还建议让全国百姓向边塞输纳粮食,以换取一定的爵位来赎罪。晁错提出的这一系列建议迅速被文帝采纳,对于防止匈奴进犯起了很大作用。
文帝十五年(前165年),诏令全国推举贤良、方正、文学之士,晁错被选中。文帝就“直言极谏”等问题提出征询,在参加对策的一百多人当中,晁错回答得最好。晁错在对策中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矛头直指文帝,他指出:文帝即位已经十六年了,可是百姓仍然没有富起来,盗贼没有减少,边境也不安宁,原因就在于皇帝没有能够亲自听取群臣的意见。对此文帝不仅没有发怒,反而提升晁错为中大夫,掌谏议顾问。
西汉诸侯王问题由来已久。刘邦在消灭了韩信等异姓诸侯王以后,又错误地认为秦朝二世而亡是没有分封子弟为诸侯的缘故。于是,他一面消灭异姓诸侯王,一面又陆续分封刘氏宗室子弟为诸侯王,希望这些同姓诸侯王能够像群星拱卫太阳一样捍卫皇室,保持刘氏江山万古水存。诸侯王拥有很大权力,可以在封国内自行征发兵役徭役、调动军队、征收赋税和任命官员。他们占据了全国大部分领土和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形成了弱干强枝的局面。
刘邦在世时,各王年龄尚小,羽翼未丰,对中央政府还未构成威胁。到文景之时,尤其是文帝时,由于他自己就是以诸侯王身份被大臣拥立即位的,为笼络刘氏宗室,又分封了许多诸侯王,此时诸侯王多已长大,其势力也迅速膨胀起来,开始不服从中央约束,自己制定法令,大肆僭越各种仪式,甚至搞分裂割据和武装叛乱。文帝三年 (前177),济北王刘兴居起兵反叛三年后,淮南王刘长又勾结匈奴和闽越,密谋造反吴王刘濞因其子被皇太子误伤致死一事二十多年不来朝贡……这一切都表明诸侯王国对汉朝中央已构成了严重威胁。西汉著名政论家贾谊就曾经把当时天下大势比作一个浮肿的病人,腿肿得比腰还粗,指头肿得比大腿还粗,并疾呼要及时治疗,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晁错也多次上书,提出用削夺诸侯王封地的办法抑制其势力发展,但均未被文帝采纳。
公元前174年,文帝去世,景帝即位。晁错又多次向景帝疾呼,请求削藩。他以吴王刘濞为例,对景帝说:“二十多年来,吴王一直不来朝贡,按律早就应当治罪,先帝百般容忍,不忍加罪,并说他年纪大了,不便跋山涉水,还封赐给他几、杖,希望他改过自新,可是他却越来越狂傲骄横,私自开采铜山铸钱,煮海水制盐,大肆招诱亡命之徒,阴谋叛乱,如果不及早削夺其封地,将来就没有办法对付他了。”景帝何尝不知道诸侯王的威胁,也非常愿意削夺诸侯王的封地,但又顾虑诸侯王们造反,迟迟不能下定决心,为此,晁错说:“如果削夺他们的封地,他们会造反,但即使现在不削夺他们的封地,他们将来也一定会造反,不如趁早动手,祸患还小点。现在不削夺其封地,将来造起反来,祸患就大了。”景帝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支持晁错强行削藩,但这要冒着极大的风险,不仅诸侯王人心浮动,惶惶不安,而且朝廷中也有不少官员强烈反对。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