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北京的泾县会馆(4)
2023-04-23 来源:飞速影视
咸丰六年(1856)十月,由各纸号公启,交托京都海贷门外头条胡同六吉行领去暂行生息,立折存据,此项捐赠在《梓荫堂捐输义园序》中有专门记载。同治四年(1865)起仍委托崇文门外东头条胡同六吉纸栈领去申放,对期四厘行息。光绪乙未年(1895)续增规条:六吉号存项系同邑纸客捐存,备义园之用,并非会馆存款,嗣后每年除取息归义园用外,无论馆中如何支绌,不得动用此项本银。
据此,泾县纸商自嘉庆至光绪年间对北平会馆尤其是义园的维护经营作出了重大贡献。
北京泾县会馆是新思想新文化的聚集之地,清书法家、思想家林则徐的好友泾县人包世臣寓居会馆并写出为后人传颂的《艺舟双楫》。1918年12月22日,由李大钊、陈独秀创办的进步政治杂志《每周评论》就是在泾县新馆北屋诞生的。嗣后泾县新馆即作为杂志编辑部所在地,张申府、胡适、周作人、高一涵、王光祈等经常为该刊撰稿,因此泾县会馆曾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喉舌之地”。
但随着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泾县会馆的文化聚集功能日渐衰退。创刊于泾县会馆的《每周评论》,1919年8月30日遭到民国政府的查封。以后的会馆功能已逐渐被泾县在北京的同乡会所取代。
(作者系叶彩霞系泾县文史委副主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吴小元系泾县文史委委员、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