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排位赛”拉响,那些撤档的影片就注定有好下场吗?(5)

2023-04-23 来源:飞速影视
1.消除档期迷信,靠作品说话
国产片往往都比较迷信档期,喜欢在热门档期扎堆上映。尤其是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和贺岁元旦档这四大档期,假日效应比较突出,是国产片的最爱,实在不行发行方也要找清明档、五一档、端午档这些带小长假的档期。但问题是,热门档期必有热门影片出现。本来计划好的档期,事到临头发现竞争对手过于强大,排片受到挤压就换档,一方面自己的计划都被打乱,另一方面也是向市场显示自己信心不足。
还有就是很多国产片面对好莱坞大片还是比较胆怯,在春节之后,暑期之前将近4个月的时间里,很少有国产片出现。尤其是今年3月,国产片没有一部够分量的新片上映,结果引进片票房比例高达93%;接下来的4月国产片票房比例也只有三成;5月又降到20%左右。其实,如果一部国产片本身质量不高,碰上好莱坞大片是个死,难道碰上《战狼2》,碰上《美人鱼》,票房就能高一点了吗?
事实上,从过往经验来看,定档之后再临时撤档的影片,最终票房很少有令人满意的。今年逃离春节档的两部电影《绝世高手》和《决战食神》最后票房都十分惨淡,而冯小刚去年的《我不是潘金莲》改档到11月,票房甚至遭遇了断崖式走低。
既然如此,还不如一开始就咬定一个非热门档期,老老实实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知道,能够影响一部电影最终票房的,还是要看质量和口碑。在热门档期靠砸下海量票补争取来的排片优势,最多只能持续3天,如果口碑低下,上座率不高,后期的排片还不是一样会减少?去年国庆档《湄公河行动》就是一路逆袭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和《爵迹》;今年春节档《功夫瑜伽》也是逆袭了《西游2》和《大闹天竺》。
从最近几年的市场来看,越来越多的电影能够从初期的低排片不利局面中逆袭成功,越发说明,观众的口碑才是决定电影票房的根本所在。与其挖苦心思琢磨如何定档期,还不如多花点心思考虑怎样才能拍出好电影。
2.借鉴好莱坞的“江湖规矩”
与中国内地频繁的撤档现象相比,电影工业相对成熟的好莱坞几乎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用美国资深电影公关伊凡-雷扎克的话来说,在好莱坞,临上映前改档的电影票房不会好,因为“这属于一种严重的临阵脱逃行为”。
那么,在好莱坞,如果档期内遭遇强敌或者市场空间狭小,一般会如何应对呢?
事实上,在好莱坞,几乎不可能发生临时调档的情况,因为各大制片厂会在半年甚至一年前就预知到未来一年的竞争对手档期计划,这有赖于一个第三方的行业研究机构叫做NRG(National Research Group)。该机构归属尼尔森娱乐(Nielsen Entertainment)。NRG能够帮助各大制片厂协调彼此影片的上映时间,以避免在同一档期互相争夺同一受众群体。NRG每周会向六大制片厂发布“竞争定位”(Competitive Positioning)报告,该报告能够帮助大制片厂避免档期撞车。每家电影制片厂都能够从NRG的报告中获得预警信息——自家的影片是否会与竞争对手的影片正面遭遇,在同一档期面对同一类人群。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