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英殖人最后一孝(7)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边荒传说》中描写荒人的不成文规矩是“只聚在一处看热闹,不碍手不碍脚,谁都不可以拿他们来出气。”这也是当时普通港人的行为特征,非常关注各类政治新闻和信息,但极少参与政治行为。有学者将此比喻为“专注的旁观者”。所以要了解港人身份认知和心态的变迁,香港影视剧是一个生动的渠道。
在香港沦为殖民地后,由于港英政府不像日本殖民台湾时那样有意同化本土人,且紧靠广东,香港华人社会一直在底线上保留了一种中华认同,在抗战开始,各路人士去香港避难之后,这种认同更被加强。对于社会主义中国这个概念的接受就相对困难得多。
建国以后,香港华人社会是有一些趋势在文化上与大陆接融的。文革开始后,风潮也影响到香港,但是在六七运动之后,这种影响基本消失。这时英国对港人的文化同化也开始加强,使得港人一边反感殖民统治,一边不得不日益被殖民文化加深影响。《岁月神偷》中,上世纪60年代香港社会中的殖民影响在影片中无处不在。
同时,以倪匡之类为代表,在逃港的大陆人的影响下,本地港人对大陆的印象也迅速恶化。最重要的是,70年代后两地的经济差距迅速拉大,最终使得大陆,和社会主义这个概念形象在香港文化中越来越奇观化,野蛮化,贫穷化。《国产零零漆》可以看成对社会主义大陆奇观化的集大成。
在79年之前,内地以广东省为主,就出现过五次逃港潮,前后上百万人,尤其70年代之后,香港飞速发展的经济使逃港现象加剧,深圳在成为经济特区前更是重灾区。逃到香港的大陆人被称为“人蛇”或“大圈仔”,由此发展出“打蛇”团伙,绑架“人蛇”来勒索他们在添加的亲属。成功进入香港的,由于身份问题很多都从事黑帮暴力或色情行业工作,倍受歧视,也由此产生很多影视题材,如《跛豪》,《省港旗兵》,《恐怖鸡》,《金鸡》等等。
客观上说,百万计的逃港者充实了香港社会的劳动力,为香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甚至据说上世纪末香港排名前100位的富豪中,有40多人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逃港者。只有《甜蜜蜜》等少数电影算是对大陆人的形象塑造比较正常。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