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爱情会消失吗?看哲学如何拯救爱情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韩炳哲,西班牙《国家报》形容其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

当代社会,爱情会消失吗?看哲学如何拯救爱情


韩炳哲
关于韩炳哲的生平,我们所知不多,仅知道他在1959年出生于韩国,在26岁时前往德国学习。1994年,韩炳哲用《海德格尔的情感概念》这篇标题略显陈旧的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在此之前,他在韩国学习冶金,专攻材料柔韧性。
韩炳哲当然偏爱海德格尔,在其早期作品中,他关注情感、时间与死亡。但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是出版于2010年的《倦怠社会》,这本不长的哲学著作最少有18个不同语言的译本。随后,韩炳哲以每年一本的速度出版著作,成为德国乃至欧洲大陆最受关注的学者之一,《洛杉矶书评》称他为“当代哲学家的最佳候选人”。但在中信出版社于前年推出9册的《韩炳哲作品集》前,韩炳哲在中文世界查无此人。
这或许和问题意识有关,虽然来自东方,写过诸如《禅宗哲学》、《缺席:论远东的文化和哲学》之类的作品,韩炳哲并未将自己视作欧洲语境中远东思想的代表,他的关注点始终是后工业社会向数字社会过渡的多种问题。
韩炳哲相信,数字化信息和网络社交平台占领了我们的生活,导致了公共空间的坍塌,摧毁了人们对于他者的想象;他批判新自由主义绩效原则之下人们的自我剥削;他抗拒对“透明”的热情以谋求道德的保留。其中最为惊人的断言之一乃是“爱欲死了!”至少,爱欲饱受威胁。
什么是爱欲?为什么爱欲会深陷危机乃至遭遇死亡?
■爱消亡了吗?
《爱欲之死》(Agonie des Eros)延续了韩炳哲作品一贯的短小精悍,全书只有2.7万字。
当代人哀叹爱情终结,认为爱情因为无休止的选择自由和过度理性化已经死亡。但韩炳哲相信,导致爱情死亡的并非是恋人选择的增多,而是他者本身的消亡。
现代哲学家们重建了人性,但剥夺了古希腊式的爱欲,卢梭在《爱弥尔》中为人们重新找回了爱欲,但爱欲在当代再次变得岌岌可危了。韩炳哲并未费心陈述爱欲在当代的危险处境,对爱情的怀疑与拷问随处可见。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