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过40%的物种都依赖它繁衍生息,一文解锁“地球之肾”——湿地(3)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滨海湿地“守卫者”:红树林
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潮间带,生长着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红树林,它们是抵抗缺氧和盐渍的“勇士”,是海岸的“守卫者”,也是许多珍稀濒危水禽的重要栖息地。

全球超过40%的物种都依赖它繁衍生息,一文解锁“地球之肾”——湿地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红树林类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摄影:崔丽娟)
红树林的植物根系及堆积的植物体能固化土壤,削弱海浪和水流的冲力,防止海岸受到侵蚀。茂密高大的树木形成了一道坚固的绿色长城,保护沿海居民免受风暴威胁。相关研究表明,50米宽的白骨壤林带,可使1米高的波浪减至0.3米以下。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席卷东南亚,但是印度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沿海村民,却因为村落周边生长了茂密的红树林而幸免于难。

全球超过40%的物种都依赖它繁衍生息,一文解锁“地球之肾”——湿地


滨海湿地植被分布及碳循环示意图
红树林也是滨海湿地蓝碳(滨海湿地与海草床等生态系统所固存的碳被称为海岸带“蓝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发挥强大的碳汇功能。中国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研究发现,深圳湾每100平方千米红树林每年从大气中吸收近4000吨二氧化碳。2021年4月,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成功注册为中国首个符合核证碳标准和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的红树林碳汇项目。这是中国开发的首个蓝碳交易项目。红树林产生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可以卖给有抵消碳排放需求的企业,将受益回馈到未来红树林的保护修复及社区发展中。
“生态好不好,鸟儿来投票”的人工处理湿地
湿地低平的地势和缓慢的水流,可以让污染物中的悬浮物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湿地植物,如芦苇、香蒲、水葱、狐尾藻等可直接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也可以对水体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质进行富集作用;广泛分布于水体、基质和植物根系等环境中的微生物能够参与多种氧化还原反应,从而降解、去除各类污染物。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