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六回故乡却一面未见的同父异母弟弟——查良楠(2)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小良镛一直把秀英当作自己的大姐姐看待,在他的记忆里,至今保存着很多让他回味的故事,因此,他后来写了纪实散文《月云》,纪念这段时光。
1937年,金庸13岁,他离开“赫山房”就读省立嘉兴中学,之后的几年,金庸辗转到了重庆。也就在1937年,日寇占领了这个江南小镇,顾秀英也被家人领回家去了,此时,徐禄随丈夫带着家人逃难逃过钱塘江去。在余姚庵东镇落脚时,徐禄得了急性痢血不治而亡。后来,顾秀英返回查家,做了查良镛的继母,相继生下良、良楠、良斌、良根四子和良琪、良珉二女。楠是老二。
直到1946年7月,查良镛回家时才见到继母。当时,顾秀英拿着良镛的手一起坐在长条凳上,问起了他这几年孤身在外的情况。良镛告诉继母,他打算离开重庆到杭州谋职,他对继母说:“杭州离家很近,我会常常回来的,您要照顾好这个家,我还要回来跟您一起吃糖炒年糕呢!”
的确,查良镛顾不得那许多了,因为他已经长大了,为了有一个好前程,他不得不离开“赫山房”——那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很大的院子,还有书房,有兄弟,还有父亲。
可是,这一别,他就再也没有跨进过这幢老宅子。
黑漆大门然而开,里面五进,厅堂深深,有大小屋子八十多间,簇新的老式结构,黛瓦粉墙。
“我小时候在一个大家庭中长大。我曾祖父有两个儿子,我祖父是大儿子,住在一座大宅子的东半部,我叔祖父住在大宅子的西半部。这座大宅子有五进,前厅挂着一块大匾,是康熙皇帝给我祖先查升写的堂名,‘澹远堂’三个大字,周围有九条金龙作装饰……”
这是十年前金庸与日本创价学会池田大作对话时说的话。
此刻,站在澹远堂,我仰头看到了这块蓝底金字的堂匾,四周镶着九条金龙。查良楠说:“那块当年的大匾早没了,这一块,是后来补挂上去的。”
大匾下还挂着一副楹联,上书“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据说清代康熙皇帝感动于查家“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的文瀚之风,欣喜之下才亲笔题写的。原先于查氏祠堂内,由于祠堂被人砸了,楹联掉落在地上,无人匿藏,便在土里腐烂了。自然,现在挂着的也是后人模仿着写了补的。
“赫山房”的期待
查良楠讷讷地说:“堂匾没了,楹联没了,二阿哥和几个哥哥也走了,留下来的是那些立在原地、傻呆呆等着主人回来的房子,以及二阿哥当年手植的枣树,它们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枝繁叶茂,快遮挡住了院子里的天空。”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