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文艺复兴”?不,东北影视从来没有式微过(3)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先天的冷与后天的痛
其实,东北影视文化呈现给全国观众的最早印象不是喜剧,而是“女性”。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东北就凭借《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和《古船·女人和网》的“女人命运三部曲”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
不过,这些作品讨论的问题并非东北所独有。它们类似于新世纪的“女性当家剧”,比如《当家的女人》《女人的村庄》等,更像是一种适用于全国的文化缩影。金锁、喜鹊、枣花们的命运,在各地都能寻到。
与其说它是一种乡土文化,反不如说它是一种时代烙印。和当前的女性剧、“他乡剧”实则并无区别。发生在上海和发生在北京,讲的都是漂泊的故事。
流行30年的赵氏喜剧,展现的才是斯土斯民的美学:黑土地美学。
《乡村爱情》
这种文化属性,大多依托东北方言来构建。虽然东北三省各地方言皆不相同,但对外埠人来说,好似也没什么区别。从方言到行为,从表达方式到生活态度,东北人天生充满一种不自知的幽默。二人转为什么产生在东北,因为过去东北的冬天太冷、太长了。寒冷造就文艺,斯堪的纳维亚就诞生了颇多著名艺术家。
彼时的赵氏喜剧之所以能做到幽默和深度共融,在于它触及了新世纪最为重要的议题之一:农民进城。当国际资本开始向中国沿海布局,数不清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城乡之间的传统二元体系被打破。
进城的农民面临着种种困境,也看到了东北转型期的种种问题:骗子、小偷、街溜子、棚户区、代哭丧、“倒骑驴”、看病难、解梦大师、农民工子弟学校……通过剧中人物的命运,编剧写透了底层生活的魔幻,更写透了农民工打工的乱象。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