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血战钢锯岭》看美军二战战场救护(2)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到19世纪下半叶,在克里米亚战争、普法战争等数场大型战争中,伤员的处境丝毫没有改观。面对痛苦不堪的伤员及居高不下的伤员死亡率,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努力下,护士巡视制度、国际红十字会和《日内瓦公约》相继推出,战场救护也因此得到大发展。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美国在南北战争中建立了军用医院制度,更使战场救护发生了里程碑式的转变。

从《血战钢锯岭》看美军二战战场救护


图2:美军在南北战争期间建立了军用医院制度
1914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德等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战场救护程序。以英国为例,伤员首先被经过专业训练的担架兵抬下战场,然后送到最近的医疗站进行包扎、消毒等简单处理,重伤员则在医疗站经过初步处理后,再被送到后方医院进行治疗。同时,吗啡被大量使用以减少伤员的痛苦,X光机也被广泛使用,用来确定子弹和弹片的位置。依靠这些现代的医疗手段和技术,英国、德国等西方国家的伤员死亡率下降到10%以下,而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战场救护,美军“土豪”级
二战中,较晚参战的美国,在战场救护领域堪称土豪。首先,美国给每个士兵配发单兵急救包。根据军种和年代不同,单兵急救包内的配置略有差别,但基本上不外乎绷带、止血带、磺胺粉和简易装的一针剂吗啡。急救包通常放在挎包里,也有为了方便取用,放置在钢盔上或肩膀上的。

从《血战钢锯岭》看美军二战战场救护


图3:美军单兵急救包

从《血战钢锯岭》看美军二战战场救护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