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血战钢锯岭》看美军二战战场救护(4)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图6:医护兵的挎包和袖标
尽管《日内瓦公约》规定双方作战人员不得向对方的医护人员开火,但由于医护兵本身携带武器,又受过军事训练,所以很多时候并不被认为是非作战人员。他们醒目的红十字标志,有时反而成了对方狙击手的目标,这是因为干掉医护兵对于前线部队的士气打击很大。所以,到二战后期,医护兵基本上不再佩戴红十字标志,这一细节在影片中也有体现,道斯就听从战友的劝告没戴红十字钢盔。

从《血战钢锯岭》看美军二战战场救护


图7:美军医护兵的服装

从《血战钢锯岭》看美军二战战场救护


图8:《血战钢锯岭》中主角道斯的医护兵装具,红十字钢盔、袖标
当美军士兵负伤后,轻伤通常会由自己或身边的战友在伤口上撒上磺胺粉,然后用绷带包扎,如果伤在四肢则再用止血带在伤口上方扎紧,这样就能有效解决抗感染、止血的问题。如果是重伤就会呼喊医护兵,这种场景在很多二战影视剧中都有出现,医护兵闻声赶来,迅速检查伤势,清理伤口,撒上磺胺粉,包扎止血,再根据情况注射吗啡,最后安排担架兵后送,整个战场救护流程一气呵成,简单实用。相比之下,当时其他参战国的战场救护就明显逊色多了。仅以吗啡为例,其他欧洲国家最多是在野战医院里才会给伤员注射,而美军则是普通士兵就有配发,可以在受伤后的第一时间注射,缓解伤痛。而在中国战场,普通伤员很难获得注射吗啡,甚至连普通的止痛药都难以保障,有时甚至在没有对伤员进行麻醉的情况下,直接手术。
两大法宝:血浆输血与青霉素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