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水军搏命处:各方势力为何拼死争夺赖户内海?(4)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京都。摄影/nomi,来源/图虫创意然而,这里面依然分赃不均。细川家主管日明贸易的负责人是明朝商人宋素卿,在1511年日本船队抵达宁波港开展贸易时,宋素卿为了让细川家的船只获得利润,事先给当权宦官刘瑾进献贿赂,让细川家船只首先开展官方贸易。轮到大内家船只开启贸易时,官方贸易已经结束,他们只能想办法在民间售卖,这就让大内家的利益受到损失,为双方的矛盾埋下隐患。1518年,大内义兴离开京都返回邻国,两人合作同盟走向瓦解。之后的1523年,细川家与大内家分别派遣官方船只来到明朝贸易,大内家持有明廷的新勘合文书,而细川家却持有旧勘合文书,如此一来细川家自然难得贸易。就在这时,宋素卿再度给市舶司太监赖恩行贿,于是反而是细川家的货船先得查验,大内家武士极其不满,攻击细川家人员,并在宁波烧杀抢掠。这起“争贡之役”结束后,明廷彻底废止对日贸易,许多以航海贸易为业的海上豪族没办法通过贸易牟利,逐渐萧条下来。
在九州岛西海岸,海上豪族逐渐走向武装抢劫之路,成为16世纪中后期祸乱沿海的“倭寇”;而在濑户内海,由于长期缺乏一个能统治全域的领主,海上豪族则纷纷“匪变官”,成为散居各地的“海盗大名”。 海盗大名:濑户内海视角的战国时代
吴思先生《血仇定律》描绘了中国近代以前社会“官”“匪”互相转换的过程,事实上这个规律同样适用于日本,尤其是日本的海盗大名。应该说,出海袭扰中国沿海的“倭寇”,与在濑户内海称王称霸的海盗大名,本质上是同一类人,都是盘踞在一座或者多座岛屿上面的本土豪族。只不过,濑户内海本身就有很好的商路,海盗不需要拼命抢劫,只要在岛屿上设立关卡就可以挣钱;而在九州西海岸的贫瘠土地,不去跨海拼命就挣不到钱,所以变成了“倭寇”。换言之,对于中世纪日本人来说,海盗(海贼)并不是规则的破坏者,反而是秩序的维护者,有些做大做强的海盗甚至登堂入室,受封领地。濑户内海最著名的“海盗”便是所谓“村上水军”,该水军的领导人村上通康(来岛通康)、村上武吉等人名义上从属于四国北部大名——伊予守护河野家,但实际上却以四国岛北部与广岛湾一带的大小岛屿作为主要据点,有着充足的海商贸易发展军事实力,是半独立的海上军事豪族。

日本水军搏命处:各方势力为何拼死争夺赖户内海?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