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日积月累诗词《卜算子·咏梅》赏析(2)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赏析:
《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这在他词前的引语可以看出。
词前内容:“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清楚表明了他的创作契机。
该词写于1961年12月,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
主要写的是,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梅花的美丽、积极和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
1961年正是我们国家面临国际反华大合唱和国内遭到3年自然灾害的关键时期。
当时毛泽东以此词鼓励大家蔑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
词的上片描写了梅花所处的环境。
“风雨”二句是借自然界节序的更替变化,来表现对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
春夏之交的风雨将美好的春天送走了,而严冬时节的漫天飞雪又将迎来新的更加壮丽的春天。
这里暗示了革命发展的曲折道路,同时,也抒发了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
这两句起得气势磅礴,高屋建瓴,为全词创造豪迈雄浑的意境做了有力铺垫。
“已是”二句,紧承上句的“飞雪”,着力描写梅花生长的环境。
悬崖,不可谓不险峻;百丈冰,不可谓不严寒。
而梅花就在这极其险峻的悬崖上俏丽地迎寒盛开。
词的这一句更显得气壮情昂,俏丽的梅花藐视一切艰难险阻,满怀必胜信心。
词的下片是托梅言志。
“俏也不争春”二句,紧接上片的“犹有花枝俏”,进一步描写梅花的高尚品格。
“俏也不争春”,与上面的“俏”字呼应,既承又转,笔力极雄健,且语激声宏、魄力雄浑。
开端二句写出梅花虽然俊俏美好,以战斗的雄姿与飞雪、百丈冰进行英勇斗争、迎来了春光的降临,却不想跟百花争艳、抢占春光,它只是把春回大地的喜讯预报给百花。
最后二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写出梅花不仅不与百花争占春光、只充当报春使者的角色,而且有着谦逊的态度和广阔的胸怀。
等到大地春回、山花烂漫、遍野飘香的时刻,她隐身于百花丛中,为春天的来临发出会心的微笑,与百花共享新春的欢乐。
这里的梅花形象充分显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豁达而潇洒的气度和博大而谦虚的情怀。
诗人毛泽东深谙旧体诗词的形式。他驾轻就熟,他的咏梅词,不仅做到“不离不即”、深有寄托,而且达到形神兼备的境地。
“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两个“俏”字,不但描绘出梅花形态无比的俊俏幽美,而且写尽了梅花傲岸挺拔、倜傥风流的精神气质。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