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战,十面埋伏——楚汉战争中的阵法运用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楚汉战争为我们留下了诸多战争典故,如“破釜沉舟”“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这些典故背后都是一段惊心动魄的战事。
楚汉之争成就了诸多名将,其中最耀眼的莫过于被后世称为“兵仙”的韩信。韩信作为汉军最杰出的统帅,不仅向刘邦建言一方面在荥阳一带正面阻击楚军,另一方面由偏师平定北方与齐国,同时在楚军身后以游击形式断其粮道,最终实现战略包围楚军的策略,而且身先士卒,亲自领兵平定了魏、代、赵、燕、齐诸国,最终与刘邦会师后,在垓下之战一举击溃楚军,平定天下。在这一过程中,韩信也展示了自己强大的布阵能力,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就是在灭赵过程中的“背水列阵”与垓下之战的“五军之阵”。

背水一战,十面埋伏——楚汉战争中的阵法运用


韩信题跋全身像
在《尉缭子》等兵法中,背水之地是兵家死地之一。韩信能背水列阵而得胜,人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韩信在战胜后总结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胆略,却忘了“置之死地而后生”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被钉在“言过其实”耻辱柱上的马谡,除了不懂当道阻敌的道理外,更是盲目迷信“置之死地而后生”能激发蜀汉军队战斗力,将自己置身于死地,不仅未能后生,更是一举葬送了诸葛亮的北伐事业。而韩信之所以能“置之死地而后生”,是因为其既治军严整,又谋略十足,做好了充分准备。
在井陉之战中,韩信的条件堪称恶劣,地利、人和均不在汉军一侧。汉军的任务是要向东消灭赵国,但此时韩信兵力短缺:为了加强荥阳正面战场的兵力,刘邦将大将曹参及其部队以及在灭代之战中俘获的俘虏全数带走,韩信实际能投入到灭赵之战的部队不过3万人,而赵军则有20万人;比起人少,更糟糕的是地利,要攻击赵国,井陉隘口是必经之路,可是井陉道路狭窄,易守难攻,且韩信孤军深入,粮道危险,赵军李左车也发现了这一致命弱点,提出派轻骑袭击汉军后路的奇策;人和方面,汉军是在赵地作战,除了补给困难,更是难以获得友军支援。
韩信的优势除了统帅的能力外尚有天时:一方面,汉军刚刚经历了灭代之战,士气正旺;另一方面,赵军统帅刚愎自用,没用李左车之计,而是倚仗兵力优势企图与韩信决战。韩信在此条件下充分展示了其排兵布阵的智慧。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