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关公为何被称为关夫子?(2)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关公为何好读春秋,史志未曾记载。
据关公故乡山西运城出土的《关侯祖墓碑记》所载:关羽祖父叫关审,字问之。记载说他“冲穆好道”,常以《易》、《春秋》训其子,羽父关毅,字道远。性至孝,父审卒后,在墓上结庐守丧三年,除丧,于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关羽。
如果墓碑记载属实,关公则是出身书香门第,关公好读左传乃来自家学渊源。关公读左传就不仅仅是熟读而已,必然也是深刻领悟,甚至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为时人所认可,不然《三国志》也不会刻意三番两次表述关公好读左传了。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原来的《春秋》写的很简单,就像记流水账,于是左丘明就为《春秋》配传,阐释《春秋》经的意义,这就是《春秋左氏传》,因为有了这“传”,春秋的内容一下子就丰富起来了,它把原来“大事记”里面所记的事件都交代了来龙去脉,而且文笔很生动,后世文学家又把它当做一部散文经典。我们所讲的《春秋》,实际上是指《左氏春秋》。
《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古人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一部历史书为什么会使“乱臣贼子惧”?因为《春秋》是寓褒贬于记事之中,后人形容这种春秋笔法是“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
春秋时期还属于奴隶社会性质,文明程度较低,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杀人者不必有太多的顾忌。但《春秋》出来就不同了,你可以拥有屠刀,可以取人性命。但其恶迹劣行将被记载进《春秋》一书中,而以此遗臭万年。《春秋》就是儒家道德诛心的强力武器。《春秋》不是用武力建立起来的政治秩序和政权体制,而是道德秩序和道义准则。无论地位多崇高,权力多强大,都将接受历史和道德的审判,这样当权者的行为就会受到制约,社会秩序才会稳固发展。
晚唐时有人总结道:“圣人之道,以《春秋》而显;圣人之义,以《春秋》为高;圣人之文,以《春秋》而微;圣人之旨,以《春秋》而奥。”
从秦汉到隋唐,《春秋》的地位是五经之首,钱穆先生在论及孔子与春秋时这样说:“隋唐以前人尊孔子,《春秋》尤重于《论语》。两汉《春秋》列博士,而《春秋》又几乎是五经之冠冕。《论语》则与《尔雅》、《孝经》并列,不专设博士。以近代语说之,《论语》在当时,仅是一种中小学教科书,而《春秋》则是大学特定的讲座。”
隋唐时期开始的科举制度,《春秋》都是必考的科目。开科取士以来,科举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科举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教什么样的人才,科举操纵着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服务于科举。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