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风云——皇太极(三、改革弊政)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大清风云——皇太极(三、改革弊政)


作者:杨新刚
说实话,努尔哈赤撒手人寰,丢给皇太极的是一个烂摊子。
皇太极所面对的依然是一个动荡不安、内外部形势极其严峻的辽东。
外部来看,首先,宁远大捷的袁崇焕气势正盛,随时都会纠结大兵扑向辽东。其次,虽然暂时压制住了蒙古喀尔喀五部,但漠南蒙古中以林丹汗为首的一些部落仍是后金进攻明朝、统治辽沈的严重威胁。第三,明朝的附属国李氏朝鲜在萨尔浒大战中损兵折将,与后金结怨后,就一直站在明朝的一边,坚信明朝降服后金政权只是时间问题,积极配合明军作战,成为后金的后患。
内部来看,一是民族矛盾特别尖锐,大批汉民包括汉官不堪后金的战争屠杀和野蛮的掠夺政策,逃亡的逃亡,反抗的反抗,满汉处于严重分裂的状态。二是国家运行体制机制不完善,过于注重军事管理,社会管理方面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段,弊政过多,对社会稳定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三是八和硕贝勒共理国政,一定程度上限制或是挤占了皇太极的君权。
总之,皇太极脚下的路困难重重,社会百废待兴,很多摆在眼前的棘手问题都得需要一一解决。面对严峻考验,皇太极清醒地意识到国家政权的改革势在必行。革除原有弊政,是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
努尔哈赤晚年时期,实行了大量迁民、满汉合居、抢占田地、杀戮诸生等一些列错误政策,遭到了辽东汉民的强烈反抗,投毒、逃亡、武装暴动等等,导致人口锐减、田园荒废,粮食奇缺,物价飞涨,盗窃、抢劫、凶杀四处横行,社会秩序极其混乱,再加上军事上遭受挫折,整个辽东局势充满危机。这些事情皇太极是看在眼中急在心里。他曾叹息说:“民将饿死,是以为盗耳。”但是没办法,努尔哈赤主要致力于军制,一切事务优先服务于战争需要,其他贝勒都没有不同意见,皇太极也不能标新立异。而即位后,皇太极毅然说服众贝勒,提出了“治国之要,莫先安民”的方针,强调满、蒙、汉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五味,“调剂贵得其宜”。他对汉族民众政策作出调整:汉人壮丁,分屯别居;汉族降人,编为民户;善待逃犯,放宽惩治。皇太极的这步棋至关重要,进处看,止住了逃民之势,拢住了汉族民心,稳定住了社会秩序;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