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粤韵|三塔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梦想与荣光(6)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明代
江心小岛建起巍巍宝塔
自宋代开始,广州就有评选“羊城八景”的传统,清代“羊城八景”为粤秀连峰、琶洲砥柱、五仙霞洞、孤兀禺山、镇海层楼、浮丘丹井、西樵云瀑和东海鱼珠。其中,琶洲砥柱—景位于琶洲岛,这座小岛古时位于珠江中,今已与陆地相连。
琶洲岛上建有琶洲塔,是“三塔三关锁珠江”中的“三塔”之一。琶洲塔于1600年(时值明代万历年间)建成,是“三塔”中最早建成的高塔。
据史料记载,明代万历年间,光禄勋丞王学增倡议在琶洲建塔,“锁住”珠江口。当他乘船从黄埔回广州城时,遥望琶洲,被郁郁葱葱的山岗吸引,立即停船登岸,攀上山岗,举目四顾,只见“洲踞二水中,吞吐潮汐,势逆而面巽,二山连缀,嶐然若魁文之邱。内一山,石顶高平”。王学增当即判定此地“为塔基若天造焉”,是建塔的最佳地点。随后,建塔方案得到了地方官的认可。
当时,民间又有传说称,琶洲附近水域常有金鳌浮现,琶洲塔因此又被称为海鳌塔,这一传说给琶洲塔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读懂广州·粤韵|三塔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梦想与荣光


琶洲塔于1600年(时值明代万历年间)建成,是“三塔”中最早建成的高塔。
清代
见证黄埔泊地千帆云集
广州是古代海上丝路的发祥地,也是持续辉煌两千年的东方大港。琶洲塔以东的江面是外商船只停泊地——黄埔泊地。南宋文人方信孺在《南海百咏》中写道:“琵琶洲,在郡东三十里,以形似名。俗传洲在水中,与水升降,盖海舶所集之地也。”根据明代学者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当时来到广州的远洋商船和来自闽浙的舟楫,多停泊于此。
受季风与洋流影响,远洋商船的航行十分规律。每年8-9月,各国商船乘着东南信风驶入黄埔泊地,次年2月左右,这些商船又乘着西北信风离开。在为期约5个月的贸易季节,所有外国商船只能停泊在黄埔水域,商船云集,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一道谕令,开启了广州“一口通商”的时代,黄埔泊地迎来了最为繁盛的贸易图景。根据《粤海关志·市舶》一书,从乾隆十四年(1749年)至道光十八年(1838年),有近5000艘外国商船来华贸易。19世纪初,每年来华商船不少于70艘,1830年以后,每年来华商船超过100艘,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哥德堡号。因此,在“三塔”中,琶洲塔是最直接见证广州海外贸易繁华的宝塔。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