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历史见证(5)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镇宅石狮子
陕北方言中的外来文化和异族语言的影响,至今仍随处可闻。陕北人说“喊”为“呐喊”“死声”“叫唤”,单从词义上就能感到这里面包含着“战”与“乱”的能量。在陕北话里,过年不说“过年好”,而是说“过年强健”,打架斗殴是“厮打斗阵”(“斗阵”,军事术语;“阵”,就是指步兵摆阵),气愤到极点是将要“起火”(“起火”意味着战争的来临,古代打仗用烽火与狼烟报警,故有“狼烟四起之说),应付差事为“应卯”(古代军营、官府点名都为卯时,故称点名为“应卯”),把所余不多的事情最后做完一点儿不留为“杀割”(“杀割”即把敌人的头割下来)。旧时陕北人把当地的长城叫“边墙”,把当地的小商贩叫“边客”。可以看出,陕北方言中的称谓带有勇武的精神争战的遗风。

构建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历史见证


刻字的炕头石狮子
在陕北,既能品味逶迤的长城、古老的秦直道和绚丽的汉画像石等历史遗迹所散发出来的文化气息,也能体会“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的现实意义。陕北的革命文化曾经吸引过无数的仁人志士来此“淘金”“掘宝”。难怪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能发出“走进陕北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感慨。

构建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历史见证


户外的石狮子
在历史文化厚积的陕西,如果以秦岭为分界点,在秦岭以南的陕南地区找不到“拴娃娃”的小石狮子,而在秦岭以北的关中地区不仅有威名远扬的石狮子拴马桩,还有在炕头“拴娃娃”、灶间压锅的小石狮子,对于这里的石狮子,关中人则以“官狮”夸诩。从关中地区向北穿越金锁关直达陕北的延安和榆林两个地区,这才是炕头石狮子的广阔家园,以绥德、米脂、佳县等地的数量最多,并且最具有代表性。陕北文化圈以绥德、米脂为中心,囊括延安、榆林、横山、佳县、延川、子长等地。这样,炕头石狮子最主要的分布地区与陕北文化的集中地就在文化意义上达成某种契合。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