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张文刚、沈红宇:常德丝弦新编曲目唱词的主题类型及多维价值(7)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常德丝弦是常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许多作品直接描写、解说和赞美了这一地方曲艺奇葩。徐泽鹏作词的《说唱丝弦》全面地介绍了常德丝弦,包括其舞台表演、曲牌、唱腔、乐器、语言、传承、代表性作品,以及产生的重要影响和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篇幅不长却内容丰富,给人一个完整而美好的印象。“远方的客人你到常德来看一看,听我把那丝弦再给你唱一段”,“让你听得甜甜美美醉心田”。可以说常德丝弦就是一壶美酒,在时间的地窖里酝酿、珍藏,展露于地方舞台和大江南北,醉了无数观众和听众。还有《走常德,听丝弦》(毕春泽作词)、《好想丝弦妹》(杨亚杰作词)等作品以极为抒情的笔调展示了常德丝弦和丝弦演唱者的青春芳华与艺术魅力。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常德丝弦新创曲目的词作者大多是常德人,有些一直生活在常德,有些在常德生活、工作多年后离开了常德,这其中有不少词作者是文学湘军乃至中国文坛的实力作家和诗人。基于人生经历和对故乡本土的深厚感情,词作者们在描写“常德风景”“常德映像”的同时,对与德山为邻、与沅芷澧兰为伴的“常德人”展开了诗意描写,折射出地理山川的灵秀和时代的光影。水运宪作词的《常德人》,描写了祖孙四代常德人,爷爷住在城里“上南门”,“下河挑担沅江水,举灯照亮笔架城”;爸爸住在德山“孤峰岭”,“武陵美酒不醉人”;“我”住在紫桥“幸福村”,“洞庭明珠亮闪闪,诗墙唱出万种情”;孙子 “漂洋过海出远门”“带回满腔报国情”,这个既有时间线索又有空间布局的抒情短章,表现了生活的沧桑感和厚重感,讴歌了人杰地灵的常德以及“一代更比一代行”的常德人和常德精神。
常德人的性格特点和精神特质是湖湘文化孕育的结果。有的作品历数湖湘大地的风流人物,既是在更宽的视野仰望湖湘星空,也是在为常德人和常德精神寻找和提供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基因。黄士元作词的《生在潇湘多自豪》,从炎帝、舜帝起笔,描画了湖湘大地古往今来英杰不断、雄才辈出,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领域群星灿烂、风流独占。作品激情洋溢,立意高远,大气磅礴,抒发了“生在潇湘多自豪”的喜悦之情、豪迈之情和“再出发”的期许之情。
(二)地域性主题的艺术传达
铺排、渲染是地域性主题表达的常用手法。这种手法能起到增强、叠加的作用,达到审美强化和延宕的效果。《常德风景》用“四唱”的结构形式,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相互烘托、渲染,有如“四重唱”,共同演绎着常德的美丽画卷,激发观众和听众的热爱和神往之情。《常德是个好地方》,用“这个地方到底他在哪里?哪里有这么一个好地方?这地方的名字就叫常德,常德是个好地方”的句式前后反复三次,串连起常德的自然美景、地方资源、民风民俗和历史人文,层层铺排、推进,由地理名物掘进文化、精神层面和人的性格禀赋,使人们对常德有一个比较完整和深入的了解。《武陵谣》全是地名排列,有点类似快板,如数家珍,把常德武陵城区和周边的景物一一道来,朗朗上口,别有韵味。而《生在潇湘多自豪》又全是人物的铺排,古往今来一个个名耀中华的人物,点缀着湖湘璀璨的星空,一方面聚合、延续着这方土地的精神基因和智慧之光,另一方面又提升着这方土地的文化气质和品格。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