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张文刚、沈红宇:常德丝弦新编曲目唱词的主题类型及多维价值(8)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很多时候词作者使用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加气势、渲染气氛。或两两相对,类似古代骈赋的句式,有精工造势之美;或排比句式,连绵往复,有大河奔流之势。这样在铺排和渲染之中使主题得到强化和深化。
比喻、象征手法的运用,往往使抽象具象化、具象抽象化,主题也因之得以扩展和提升。胡传经作词的《德山有德》通过一连串的比喻将“德”这个抽象的道德概念具象化、形象化和诗意化:“德是国宝国富强,德是家传家业旺,德是人品人高尚,德是民风民和谐”;“德是高山流水青松白雪金秋枫叶”。于人、于家和于国,“德”都是宝藏和珍品,这样就从偏居一隅的小小 “德山”出发,赋予“德”以崇高的地位和不朽的情怀。象征是文学艺术的法宝,巧妙地运用能把具象导向抽象,丰富作品的内涵。“象征建立在某些基本固定化的隐喻的基础之上,它是人们所说的文化的语言,是一种文化传统——宗教,习俗,民间信仰和某些集体记忆与经验模式——在其语言载体之中给予事物间以普遍联系的意义网络。”[7]少鸿作词的《我爱洞庭莲》,既是写“亭亭玉立湖水边”的莲,更是写“扎根洞庭千百年”的顽强意志、“秋去叶残志不残”的坚定信仰、“出泥不染情高洁”的人格操守,也是写洞庭湖边的另一朵“莲”,即“更有清香送人间”的丝弦艺术及其散发的芳香之气。
“莲”带来的象征意义是朦胧的,也是开放的,我们可以结合诗境、词境去联想和生发。
拓展与升华,也是常德丝弦地域性主题作品常用的艺术构思和表达方式。雅捷作词的《靓靓的武陵》由武陵的自然风光拓展、升华到“历史和文化”“人生和国家”,自然的和人文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地方的和国家的在一首短小的词作中融为一体,扩展了地域性主题的内涵和容量。张志初作词的《从从容容不回头》歌唱的是常德籍辛亥元勋蒋翊武,唱词所体现的蒋翊武从“为了家乡芷兰美”到“为了江山披锦绣”、从“认准一条路”的人生探索到“走向共和路”的铁肩道义,在丰富、拓展歌唱对象的胸襟和气质的同时,也升华了作品的思想高度和境界。
(三)地域性主题的价值
地域性主题作品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审美价值、传播价值和生成价值。常德的风景名胜,源远流长的德文化传统和风尚,历代文人墨客在常德留下的足迹和文字瑰宝,具有水乡特色和灵气的艺术表演形式,纯朴的民风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德行天下”、与时俱进的常德精神,等等,都被写进了常德丝弦,它们在极大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的同时,也在推介和传播常德。在审美中传播,在传播中审美,审美价值和传播价值是统一的。常德丝弦新编曲目的唱词在全方位、多层面地传播常德风景、常德历史、常德文化、常德发展和常德精神,一句话,传播常德故事和常德声音。这种艺术传播的作用是巨大的,人们得以从丝弦曲目走进常德这座“桃花源里的城市”,聆听“德是高山流水青松白雪”的“德音”和佳话,领略澧水号子、沅水号子和洞庭渔歌的神韵,了解常德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和“德行天下”的时代风采。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