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俯冲带橄榄岩及其记录的壳幔相互作用(18)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像华盛顿州奥林匹克国家公园的「苔藓殿堂」(Hall of Mosses)那样的森林,就是重要的「碳汇」,像这样的地区吸收的碳多、排放的碳少。 PHOTOGRAPH BY KEITH LADZINSKI,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据美国国家地理(撰文:SARAH GIBBENS 编译:钟慧元):从工业时代以来,植物就一直尽情吸收碳,但科学家担心植物可能也快要吸饱碳了。
你身边所有的灌丛、藤蔓和乔木,在吸收大气中多余的碳方面,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有一项新研究指出,一直到现在,植物都在帮忙吸收过量的碳排放。
但植物终究会在某个时候吸饱了碳,因此这只能减缓气候变迁的绿色援手,终究也会开始萎缩。 至于这状况何时会发生,正是科学家目前竞相找出解答的问题。
自从20世纪早期工业革命开始以来,因为人类活动而排放到大气中的碳也迅速增加。 这项研究的作者群利用计算机模型推论出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了30%。
「这有点像是,虽然暴风雨时乌云密布,但你还是能在乌云边缘看见一丝金光。 」澳洲詹姆斯库克大学的生态生理学家,也是这项研究的作者卢卡斯. 瑟努萨克(Lucas Cernusak)说。
他们的这项研究刊登在《植物科学趋势》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
二氧化碳吸多少?
瑟努萨克和同事所采用的数据,是2017年刊登在《自然》期刊上一篇测量冰核与空气样本中羰基硫(carbonyl sulfide)含量的研究。 植物在进行天然的碳循环时,除了吸收二氧化碳以外,也会吸收羰基硫,这个特性常被用于测量全球规模的光合作用。
「陆域植物大概吸收了人类排放碳量的29%,而这些碳原本会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我们的模型分析显示,陆域光合作用是陆地碳汇(carbon sinks,亦名「碳吸储库」,是能够吸收、储存如二氧化碳等碳化合物的天然或人工「仓库」的驱力,而其重要性超越其他大部分模型原本的估计。 」瑟努萨克说。
碳汇指的是植物所吸收的碳量,相对于原本可能会因森林砍伐或呼吸作用而自然释放到环境中的碳量。
有些科学家对于用羰基硫作为测量光合作用的方法比较没那么确定。
凯莉. 桑戴尔(Kerrie Sendall)是乔治亚南方大学的生物学家,她研究的是各种气候变迁情况下的植物生长。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