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俯冲带橄榄岩及其记录的壳幔相互作用(28)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人类土地利用活动导致的碳排放成为核算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中最复杂的碳源,且具有最大的不确定性。过去300年,中国人口规模、土地覆被变化显著,同时丰富的人丁、赋税、田亩等文献记载为历史土地利用效应研究提供了充足可信的基础数据源,也为开展历史时期土地利用碳效应研究提供便利。
研究采用“模型模拟-格局比对-局部调整”思路重建了垦殖活动前的中国潜在自然植被格局,结合历史耕地数据集和碳密度变化规律,推算了土地利用变化率和碳密度;在构建不同气候与生态系统下的干扰响应曲线参数后,应用簿记模型核算了高、中、低三个排放情景下近300年中国耕地开垦导致的碳排放总量。高精度的潜在自然植被格局和历史耕地数据集,会有效降低碳排放估价结果的不确定性。采用相同模型估算近300年土地利用碳排放,Ge等(2008)估算结果介于4.50~9.54Pg C,远小于Houghton等(2003)估算的17.1~33.4Pg C。该研究估算的1661~1980年中国耕地开垦导致的碳排放量介于2.94~5.61Pg,适中值为3.78Pg,不确定大幅降低。
研究发现,过去300年中国耕地累积增加约79.30万平方公里,开垦的耕地主要来源于森林(65%)和草地(26%);不同生态系统的碳排放差异较大,森林开垦导致的碳排放最大,草地和沼泽次之,灌丛的碳排放量最少,荒漠生态系统在开垦过程中表现为碳汇。过去300年耕地开垦的碳排放总量,在年际间呈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型格局,在省际间表现为东北和西南地区的碳排放总量较大,而新疆、西藏、青海碳排放总量相对较少。
出版信息:Yang X H, Jin X B, Xiang X M, Fan Y T, Liu J, Shan W, Zhou Y K. 2019. Carbon emissions induced by farmland expansion in China during the past 300 years.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62(2): 423-437
原文链接: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SCES/doi/10.1007/s11430-017-9221-7?slug=fulltext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1/3197209.html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