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怎样的力量,让小樱在16年后再度成为“萌王”?(2)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相比起来,将众多元素融合到一起的《魔卡少女樱》显得非常特别。华丽且众多的服饰、恰到好处的战斗元素、温暖人心的剧情、众多超前的流行元素,在加上“爱”的主题,《魔卡少女樱》用萌萌的少女画风与人设,展现了真诚、友善、乐观的正能量。虽然《Nakayoshi》杂志的读者群体主要以10岁左右中小学生为主,但《魔卡少女樱》也因为这些特别的因素,吸引到了不同年龄层的读者。
从形象、性格、表情等各方面,女主角木之本樱都散发出了极“萌”的个人魅力,因此《魔卡少女樱》成为了不少人心目中“萌”的代表作,这也让小樱在众多的少女形象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不少人心目中的“萌神”。2002年日本第一届萌战,木之本樱以绝对的优势,拿下了“萌王”的称号。
脱胎于社会压力下的“萌文化”
“萌”,本是指“草木出生之芽”,但在ACG亚文化中,“萌”通常用来形容极端喜好的事物,可以理解为“个人因着人物的某些特征而由内心萌生出一种像燃烧般的共鸣感觉”。
或许很多人会把“萌”与“可爱”画上等号,但实际上“萌”的意义范围更加广泛。“萌”既是形容词,又可以作动词、名词。当我们谈到一件事物“萌”时,也不仅仅是体现事物的可爱,还有身份、形象、性格、语言等各方面的属性来体现角色的“萌点”,能够极大满足不同人的审美需求。
其实,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以“可爱”为中心的“可爱文化”就已经极具人气了。但随着后来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日本民众面临着极大的社会压力,人们急需精神上的解脱与释放。简单又纯粹“萌”元素,既满足了人们对于返璞归真的诉求,也帮助人们缓解了精神压力、释放自己压抑的情绪,于是“萌文化”也渐渐取代了“可爱文化”的地位。
二十一世纪初,萌文化在以东京秋叶原为中心流行开来。作为一种精神上的调味剂,萌文化在压力重重的现代社会,为不少人带来了情感上的慰藉,减轻了他们的焦虑与孤独。虽然部分日本年轻人也由此将萌文化作为“遁世”空间,拒绝社会性的成长,引起了一些日本学者的警惕,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在日本,萌文化已经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趋势,融入到了普通人的生活中。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