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投名状》与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真相(6)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众多污名,因此使得一桩经过精心策划布局的“政治暗杀”事件失去了焦点,让马新贻也含冤至今。
清末之乱 乱在内政

电影《投名状》与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真相


王先谦(1842~1917)在他所整理、抄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史料--《东华录续编》中指出,历经10多年的“太平天国之乱(1851~1864)”总共造成超过2亿人的死伤,当时中国总人口也不过约4亿多人。若以危害最烈的安徽省来看,其流失户口就接近2,000万人(这还是宣统3年时的统计数字,上距太平军灭亡的1864年已经是47年之后的事了)。而作为太平天国都城──天京的南京,不管是被太平军占领或是被湘军收复,当然免不了被劫掠与屠城,根据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1832~1894)于1864年7月14日(同治三年)在其《日记(能静居日记)》中纪录,有关湘军攻克天京之后的惨杀暴行如下:“城内──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担又无窖可挖者,尽遭杀死……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砍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40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哀号之声,达于四远。
”湘军“贪掠夺,颇乱伍。中军各勇留营者皆去搜括,甚至各棚厮役皆去,担货相属于道”。对这种杀戮的惨状,他在《日记》有这样的总结:“自湘军平贼以来,南民如水益深,如火益热。”月28日,曾国藩到金陵,见“城内自伪宫逆府以及民房悉付一炷。”“万室焚烧,百物荡尽,而贡院幸存。”“群尸山积”、“白骨山积”、“自五季以来,生灵涂炭,殆无逾于今日”。曾得门人黎庶昌(1837~1898)在曾国藩《年谱》中是如此记录的:“金陵之克,贼所造宫殿行馆皆为官军所毁。”
名列维新四君子之ㄧ的谭嗣同在湘军攻陷天京后约30年,他到金陵游历,曾经写过这样的记录:“顷来金陵,见满地荒寒现象。本地人言:‘发匪(指太平军,按清方称谓)据城时,并未焚杀,百姓安堵如故。终以为彼叛匪也,故日盼官军之至,不料官军──破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悉入于湘军,而金陵永穷矣。’至今父老言之,犹深愤恨”。谭嗣同又说:“奈何湘军乃戮民为义耶?虽洪、杨所至,颇纵杀,然于既据之城邑,亦未尝尽戮之也。乃一经湘军之所谓克服,借搜缉捕匪为名,无良莠皆膏之于锋刃,乘势淫掳焚掠,无所不至,卷东南数省之精髓,悉数入于湘军,或至逾三四十年无能恢复其元气,若金陵其尤凋惨者也。”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