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糖》:从胆小到冷血,通过「主角」的性格转变展现体制问题(4)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然而,法律并不全面,在人的存在层面,1999年的金浩英与婴孩的他确实具有「同一性」:
一方的论点必然的是以其未曾(尚未)涉犯任何罪行而不应得于任何惩罚;
另一方的论点则必然是杀了他则可避免诸多恶害。
于是这带我们走向要不要杀了婴儿的问题(或其他著名的恶人)。
电影呈现的故事也让我们思考到底什么是「罪」,我们真的有自由意志能去行善为恶?又或者是环境驱使我们不得不如此,因此任何的推论不过是恣意的强加之罪?
前者的论点忽视了外于个人的其他影响因素,后者的论点又否定了人的主体能动性。问题又出现在现实必然落在两方之间的一点,但这个点并非定点,而是漂移着的,而在飘移的过程中,也就是每次事件的归因判定上,又总是会东缺西漏,故而或许忽略的这个环境因素对于恶行的形成影响比例,或是其实行为人有更高的选择能力与空间能阻绝自身为恶。
然而,我们总是抓不准到底落在何处,再然而,我们又正活在这个世纪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也只能接受做了任何一个决定必然面临着失去另一个方向的代价。
尤其电影中的金浩英身处在威权时代的韩国,从警方的文化到军人的戒严动员,再到篡权与反动,与朝鲜之间的以38度线对峙着的世界两极体系,再延伸到世界各处,丝丝缕缕我们也发现不仅在时间上,空间上我们也找不到一处可以归咎的「主因」。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