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945感受雪峰山下的“胜利之光”(2)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红网记者在芷江纪念坊前合影。
走进芷江县城东郊七里桥的受降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伟雄壮的“受降纪念坊”。三连体的拱门、四个出戟的柱子,整体造型像一个“血”字,这座纪念坊,被看作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战胜入侵之敌,洗雪百年耻辱的标志性建筑。
碑文写明,纪念坊始建于1946年,1966年遭损毁,1983年批准复修,但因历史资料缺失,未能准确再现原貌,2010年改建成现在的纪念坊。
纪念坊西行百余米,一栋黑色鱼鳞板结构的美式营房,在夏日的照耀下更显得严肃庄重。这里,就是当年受降典礼的会场。
“就是在这里,投降过程中,日方代表桥岛芳雄不断擦汗,非常恐慌,他们在中华大地横行了50年,终于在芷江俯首投降。”2015年,芷江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告诉红网记者。
吴建宏认为,近年来有关“受降地”的争论,只会使芷江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更加凸显。“可以说,芷江是军事上的受降地,南京是政治上的受降地。”
抗战时期的芷江机场,位于芷江县城东郊一公里处,曾是盟军在远东的第二大空军基地。从1938年冬到1945年10月,中国、美国、苏联等多支空军部队驻扎于此。当年每天都有数架飞机在这里起飞降落,景象蔚为壮观,最多时飞机甚至达400多架。
如今,这里已是一片荒芜之地,除了一架支离破碎的飞机模型摆在那里外,已空旷得让人无法想起那段光荣的抗战岁月。
红网记者在芷江机场采访。
史料记载,自1937年至1942年期间,整个湘西共有近5万民众抽调到这里修建机场。据官方统计,在几次扩修机场中,因患霍乱或劳累而死亡的民工不下5000人。
“1938年7月,发生霍乱流行,修机场的民工,每天死亡数十。当时外地人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语:‘人到芷江,九死一伤’”,芷江史志办退休老干部向国双说。
当时挖土、运土、滚压等繁重劳动,没有机械作业,全靠手工。几千亩的大机坪,都是靠上百人拉着一个个三四十吨重的水泥大石滚碾压。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