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终须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修昔底德陷阱”(3)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当时的德国将领更将英德关系比喻成罗马与迦太基的布匿战争。这个比喻其实也颇为贴切,英国如迦太基一般以贸易为命脉,而德国如罗马般自陆权崛起,试着挑战英国的海洋霸权。这个比喻在战争爆发后也持续影响着双方对战争的认知,从三次布匿战争得来的教训就是:一次打不死,就得打下一次,所以得一次打死。
除了霸权争夺外,英国与德国之间在意识形态上也有着根本差异。英国奉持着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与其相比,德意志帝国的前身普鲁士奉行着军国主义,比起自由,民族与战争的荣耀要更胜一层。
从1789的法国大革命起,法国的理性主义就不断的追求共和与民主主义,而英国更是自诩为“自由主义的帝国”,虽也可说是帝国主义的糖衣,但总号称是以传递进步与人权为己任。
但若从德国的尼采出发,德国的崛起是贵族道德的展现,是酒神狄俄尼索斯失落已久的浪漫精神重现。相比,英法的自由主义不过是否定力量的奴隶道德。所谓自由,不过是弱者的伪善;所谓理性,不过是激情的自抑。普鲁士军国主义崇尚着战争的力量与悲壮,藐视着和平暗示的软弱。浪漫主义在终于被德意志帝国实现后,继续歌颂着战争的悲壮,渴望超人的出现。

大国崛起终须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修昔底德陷阱”


尼采
因此,若以哲学一点的话来说,英德的宿敌也是世界精神在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间残酷的辩证。
普法百年恩仇
从1805年拿破仑解散神圣罗马帝国、普鲁士多次参加反法同盟开始,普法两国就断断续续地保持了多年的宿敌关系。1870年,‘铁血首相”俾斯麦利用埃姆斯密电开启了普法战争并大获全胜。
在威廉一世羞辱性的在凡尔赛宫内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后,俾斯麦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条件,除了要求割让煤铁核心产区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外,更提出50亿法郎的巨额赔款,要求占领法国的北方工业地区直到法国偿还赔款为止。
赔款是复仇,也是计算。俾斯麦提出的赔款正相当于拿破仑在1807年加之普鲁士的赔款(分配至每人),因此要在数十年之后让法国尝尝这样的痛苦。更现实的原因是,本来估计法国至少要花30到50年还完这样天价的赔款。可以借此长期占领法国,瘫痪法国的经济。但俾斯麦远远低估了法国的经济实力。倾全国之力,法国在三年内就通过发行公债及变卖国产的方式,募集到了450亿法郎的资金,足足可以还九次赔款。这笔巨款甚至还在德国造成了资产泡沫,这就是俾斯麦始料未及的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