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猪”是如何拯救糖尿病患者的?|医院里你不知道的⑧(3)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医用供体猪怎么养?”徐畅回答,需要隔离在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屏障环境里,以隔绝外界病原微生物,及一些尘埃粒子可能对猪造成疾病的所有因素,如猪瘟病、乙型脑炎、寄生虫等,保障受体全权健康。
“同时,对养殖环境要求很高。”学畜牧业的副主任、90后刘竟介绍,里面常温22℃~24℃,湿度60%以下。猪饲料要经过两次消毒、空气三级过滤、水为纯净水;工作人员着隔离服、24小时值班,屏障环境值班每次出入都须登记、消毒……这一切,是为让供体猪达到药品级的高纯度、无病原体感染。
长到何时才能满足移植要求呢?徐畅说,在8月龄到12月龄。因为这个阶段的猪,个体的成熟度,包括器官的大小,都与人体比较适合。胰岛细胞、角膜、皮肤,还有心脏、肾脏都可以提供。
见证者说
天南海北找“救命猪”,跳到猪圈里去采样
中南大学副研究员,湘雅三医院医学实验中心博士生导师、副教授邢晓为,是王维的学生,他回忆起当年寻找“救命猪”的故事。
异种移植最大的危险,来自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C,这是一种在猪体内正常存在的病毒,移植后可能会发生猪病毒感染人的风险。因此,研究团队必须找到一种没有这个病毒的猪。
为此王维带着学生,到全国十几个省区的偏远乡村,筛查了几十类猪源、一万多份样本。北上青藏高原,南下海南岛到黎族聚居的霸王岭,深入农户挨家挨户寻访供体猪种源。“有次到青海找猪,要提取30多头猪的血液标本,大家都跳到猪圈里采样,烂泥和猪粪糊得鞋裤臭烘烘的。坐出租车时,司机盯着我们看了半天,问我们做什么的,从哪里来,怎么这么臭……”邢晓为说。
历时3年,行程数万公里,终于筛选出最适合移植用的猪源。再通过近交,培育留下一个遗传表现稳定的猪种。
“当时,我们靠10万元起家搞科研。”邢晓为说,团队坚持不懈30年,最终成功突破三道移植难关:生物安全性;移植过程中的免疫排斥反应;创新移植手术方法,让手术更安全、更有效。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