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塘月歌——莫泊桑和他的《两个朋友》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01:身世
莫泊桑生于法国诺曼底省的乡村,当时正值动荡的19世纪中后期,法国社会上下既充斥巴黎公社、普法战争的硝烟与恐慌,又弥漫小市民资产阶级安于现状的空虚与颓荡。
他在巴黎郊区左拉的梅塘别墅结识了福楼拜、都德等人,号称“梅塘集团”。在那里莫泊桑勤奋不怠,刻苦写作,而在1880年发表《羊脂球》这一巨作而蜚声巴黎文坛。很大程度上,亲眼目睹甚至是参与法军可耻的溃败、当权者有产者的不作为,和普通劳动人民英勇高尚的爱国主义行为的对比,对日后他现实主义的刻画方式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一方面,他在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确也有作为一个沾染恶习的小公务员的消极思想,既有对资产阶级糜烂生活的冷嘲热讽,也有对民主主义、社会主义者的丑化。但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说,莫泊桑之所以能够把现实主义文学推到一个亘古未有的高度,与他对人性本身的思考和用笔近乎苛求的凝练是分不开的。而在这样一些动人的故事之中,《两个朋友》当是具有很大代表性了。
02:艺术手法
说到莫泊桑,大家可能都会想到《羊脂球》之类,但如果说《羊脂球》展现了人性自私冷漠的恶的一面,那么,《两个朋友》则是为数不多他尽力讴歌的美好之一了。
莫泊桑力求自然的白描手法是他现实主义典型体现,一切素材无不来源于生活各处。但与流水账般事无巨细不同的是,他又很善于从这些粗糙复杂的日常琐事中选取“比现实本身更完全、更动人、更确切的图景表现出来”,采用最有特征的现象,这样,故事的每一幕都极强的突出了整体的价值,富有细节同时又不显拖沓,在不知不觉之中就能突出它的中心。在《两个朋友》中,莫泊桑想要表现的是巴黎围城、敌军的残暴和普通市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如此宏大的叙事背景下,故事只用了几个中心画面就生动地演绎出来了——两个朋友在街头相遇、战火硝烟里冒险出城、被俘后宁死不屈而就义,这些生活场景被高度集中起来,产生了高度的艺术张力和效果。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