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江湖中的法律与道义(7)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金庸“生亦何欢、死亦何苦”的淡泊风骨。早期的金庸,在中学和大学期间,都有打抱不平的“侠之小者”的社会正义感,中年以后开始展现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爱国情怀。不过,这种情怀并不是金庸一直的追求和选择,在小说的很多地方,也体现出了“生亦何欢、死亦何苦”的淡泊风骨,特别是小说主角面对社会的无序、朋友的背叛、爱人的离去时。“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出自于《庄子·至乐》,说明人类历史长河中,生没有什么值得高兴,死也没有什么值得痛苦?生并不一定就是快乐的,死也不一定就是痛苦的。
生生死死,就如同春夏秋冬四时的更替。生并不意味着获得,死也不意味着丧失。生死如来往,死是回归于万物,是为道之大用。《倚天屠龙记》中,当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面临灭顶之灾的明教诸人,坦然平和地吟诵:“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这种体现朴素的唯物辩证观和淡泊的生死人生观的吟唱,连要消灭明教的武当大侠,听了之后都不禁感叹:“不念自己身死,却在怜悯众人,那实在是大仁大勇的胸襟啊!”

金庸武侠江湖中的法律与道义


《倚天屠龙记》中,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居中者为张铁林饰演的杨逍。
《天龙八部》中的乔峰,在聚贤庄独挡天下英雄时,所想的“生亦何欢,死亦何惧”,亦是如此。一生追求武功秘籍和争强好胜的鸠摩智,在失去全身武功后终于醒悟:“世外闲人,岂再为这等俗事萦怀?老衲今后行止无定,随遇而安,心安乐处,便是身安乐处。”《碧血剑》中远赴海外的袁承志、《倚天屠龙记》中退隐江湖的张无忌,莫不是这种淡泊风骨的体现。
1972年,当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鹿鼎记》连载结束时,金庸宣布正式封笔,此时武侠文学正是发展的顶峰,多少金迷为之扼腕痛惜。1989年,《明报》创刊三十周年,金庸卸任社长职务;90年代,金庸彻底退出商界;2007年,金庸辞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职务;2018年10月,金庸辞世。
黄豹(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