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声|梦回围屋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原来围屋的地方,成了一片小树林,唯有那些残砖碎瓦,仿佛还在诉说围屋百年以来的旧事;围屋前的那条小河依旧静静地向南流去,却带不走对故乡永远不变的思念,但围屋永远在我的梦中,同时还有那份永志不忘的乡愁。
梦回围屋 | 廖晓梅
梦回围屋-彦磊朗读14:46来自江西日报
一
小时候,在一个四方形的屋场里出生、长大。这个屋场里都是廖姓一个姓氏,人数不多,百人左右,所以得名为“上廖屋”。据《定南县地名志》记载,廖氏一族是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从老城迁来,老城的廖氏则是明朝初年从广东迁来。这个屋场,都是一个姓氏,当地人说都是一房(同一祖先)的人,三家连四屋,要叫这个阿叔或大伯,或是要叫姑姑或婶婶。也由于辈分的原因,不能简单以年龄大小来叫的,年纪大的未必辈分高,年龄小也未必辈分低,甚至于有“摇篮里的太爷,白胡子的孙辈”的说法。原来围屋的地方,成了一片小树林,唯有那些残砖碎瓦,仿佛还在诉说围屋百年以来的旧事;围屋前的那条小河依旧静静地向南流去,却带不走对故乡永远不变的思念,但围屋永远在我的梦中,同时还有那份永志不忘的乡愁。
正应了传统村落的“聚族而居”的特点。这样的村落,客家人叫“屋场”,大多是以围屋的形式出现。客家人采用中原传统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为防止盗贼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建造了营垒式住宅。采用了特殊土坯结构: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浆、鸡蛋清作粘稠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四角是高高的三层房屋,叫“炮楼”,也有很小的圆形窗户,那可能是炮眼或枪眼。外层的房子都有用石头砌成很高的屋脚,这样可防止火攻。四方形的最为常见,也叫“四方围”,我的老家就是这样典型的客家围屋。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