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为何“付了费”却学不到知识?“注水”内容为何越来越多?(2)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内容付费平台的版权问题也大量出现。一些靠抄袭和套作的内容浅层化、专业性不强、质量不高的作品,反而凭借价格等优势占领市场。以网络小说为例,仿造者会根据流行的题材找人仿写后迅速发布并收费。这种对他人的原创知识内容进行删减和篡改而形成与原创内容实质性相似的行为,业内叫“洗知识”,而一般“洗”出来的内容价格都会比原创的更便宜,从而进一步扰乱了市场秩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现在有很多知识平台,事实上只是用现代互联网传播技术,把知识作为挣钱的工具。实际上这些知识的产权是不是他的?未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分析,知识付费的互联网属性使得快餐式内容得以占领更大市场。他说:“知识付费市场本身就比较畸形。为什么我称之为‘畸形’?因为大量快餐式的、心灵鸡汤式的内容在市场上充斥,就会带来内容同质化的问题,包括相互之间的抄袭,都不可避免。因为要做到快餐式讲解,大家讲的东西都差不多。”
知识付费市场存在的各种问题影响了消费者购买知识的热情。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知识付费产品的平均到课率仅为7%。很大一部分消费者购买产品之后就半途而废,这一方面与用户个人因素有关;但另一方面,课程质量和售后服务同样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
李勇坚表示,一些贩卖焦虑的课程使得消费者容易产生“冲动消费”,这实际上是“伪需求”而不是“真需求”。他说:“他们(很多消费者)是遇到了生活的焦虑以后,才产生了购买知识付费的需求。像这样的购买模式中,购买者的心态也使得知识的生产者(更倾向于)做一些短平快的东西。”
如何打通知识付费市场的痛点?李勇坚表示,应该通过市场的手段,鼓励内容生产者创造更多专业化、细分化、垂直化的内容,这样才能推动知识平台实现持续不断的知识输出和获客转化,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知识付费,第一,要提供专业的、深度的知识,从供给来看,这些知识本身是有市场需求的,我们要把真实的需求挖掘出来,这需要供需双方的努力;第二,市场环境也需要进一步优化,比较大的问题是消费者买了付费的知识以后到底值不值这个钱,没有什么评价标准,很容易掉到坑里面去,还是要为市场建立一些基本的交易规则。如果把这些方面的工作做好,这个市场还是值得被看好的。”李勇坚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