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丽人》:撕裂的“美”的内涵多重意象深层解读(7)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凯文·史派西与萨姆·门德斯在片场
剑桥毕业的门德斯有着独特的人文情怀,通过对“美”的描述,他把文学中“意象”的手法灌输到影片的叙事当中。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在影片中,门德斯借助“丽人”这个客观的“象”,赋予了广义上“美德”的主观的“意”,并将莱斯特对两个层面的“美”的追求归结为对“幸福”的追求,而生活中获得幸福就是“美国梦”的宗旨。
然而,莱斯特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得到幸福,他所追求的“美”或成昨日的追忆,或成明日黄花,这些撕裂的“美”反映了美国社会中产阶级家庭存在的种种情感矛盾和生存危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随着“美”的撕裂和破碎,莱斯特祈望的“幸福”也只能是奢谈,莱斯特美国梦的湮灭也成为了必然的结局。
门德斯在影片的讲述上反映了十分广阔的电影话语语境,莱斯特和安吉拉的剧情让人想到斯坦利·库布里克的《洛丽塔》(1962)的剧情,珍妮和里克的独处的忧伤剧情也有受莎翁剧目《罗密欧与朱丽叶》(1968)影响的痕迹。
萨姆·门德斯的《美国丽人》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手法,将“幸福”和“美国梦”的“意”寄托在“美”的“象”上,借物抒情,直抒胸臆,其表达具有深层思想情感的诉求和对美国社会弊端进行深刻批判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中年男人莱斯特·伯哈姆家庭破碎的描述,揭开了美国典型中产阶级家庭外表光鲜,背后冷漠阴暗和危机四伏的现实。夫妻情,父女情渐行渐远,同一屋檐下言语的冷嘲热讽,同床异梦,各有钟情之人和龌龊之事将美好生活愿望和幸福追求化为乌有,相互的憎恨和不解,貌合神离的交流不畅,情感的岌岌可危,被门德斯用黑色喜剧的口吻予以了深刻描述。
莱斯特所追求的“美”的双重内涵的撕裂,加剧了多方情感冲突的升级,枪响过后,美国梦破碎,“美国美”变为了具有深刻批判意义的“美国丑”,而门德斯对出乎观众意料的真正凶手的刻画,证明了莱斯特的家庭悲剧并非是个例,而这一家庭悲剧的产生过程,早已被门德斯巧妙地融入到了莱斯特家庭主线故事的讲述当中。
【作者声明:全网监控,侵权必究】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