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如何反思这场20世纪最大的技术灾难(7)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如何反思这场20世纪最大的技术灾难


《孤寂的声音》电影海报。
事实上,不仅仅严肃作者在反复书写切尔诺贝利的悲剧,这个名词同样成为了某种具有指征意义的符号,被更广泛地使用和赋予娱乐价值。乌克兰出品的射击类游戏《潜行者·切尔诺贝利的阴影》和美国电影《切尔诺贝利日记》都把遭受核辐射的人和动物作为制造恐怖的“敌人”出现,而主人公则需要勇气,“消灭”怪物并逃出生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日常的压力消解在对“核”的恐惧之中。
如今在微信朋友圈的广告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宣传:那么,去切尔诺贝利旅行安全吗?绝对安全。如今,我们去切尔诺贝利游览一天,所受到的辐射剂量比做一次全身X光扫描要低300%,只相当于在飞机上待几个小时受到的辐射量。据说这已经是一条热门的旅游线路,有人不无讽刺地将切尔诺贝利称为“核子麦加”。
但是,那些灾难的幸存者依然提醒着我们,切尔诺贝利不会仅是一个供我们想象的异域。法国漫画家艾玛纽埃尔·勒巴热在作品《切尔诺贝利之花》中记录了自己前往切尔诺贝利的旅程,他被灾后人们的乐观和当地的美景打动,同时又质问自己这样的陶醉是不是一种罪恶。于是他写道:从前,人类被赶出了天堂;在切尔诺贝利,人类把自己赶出了大地。
这本漫画出版后,作者有机会到访日本,于是又画了一部该作品的后记《福岛核记》。我们不应忘记,2011年发生的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它与切尔诺贝利事故一样,达到了评估最严重的七级。这部漫画对核问题的思考在切尔诺贝利问题上更近一步,指出如果对切尔诺贝利问题可以用社会制度的失败,技术不够先进,设施老化等逃避对核问题的深入探讨,那么先进的福岛核电站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核电出现如此事故,则让我们不得不回到核问题本身。
但是正如这部作品展现的那样,核电产业的确可以节约成本,节省人力,一些人认为放弃核能同样是一场灾难。事件发生后,各国都表示不能因噎废食,不会减少对核能的依赖,未来只会投入更多的核电站建设,这似乎是现代社会无法避免的“进步”。尽管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人是能习惯于任何环境的动物”,仅仅几年我们就会忘记灾难带来的长久影响。于是作者说:核,是一颗定时炸弹。对于那些不想改变现状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有利的一点。
撰文丨余雅琴
编辑丨萧轶 走走
校对丨薛京宁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