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和万卷楼的故事(4)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晋惠帝永熙元年,六十五卷的《三国志》全书完稿,很快就传到了宫中。看到志中的《诸葛亮传》,晋帝连声叹息:“若非孔明早逝,大好的河山,恐怕早已是蜀国的天下了,这真是造化弄人!”对于陈寿在撰述中体现出来的求实精神,晋帝更是大为感慨:“想当年,陈父因街亭一战受到了孔明严惩,他在蜀中做官,又被其子羞辱。今番著史,却能够不计前嫌,称道孔明而不虚美于辞,这样的史官,真是我大晋朝的人才啊。”
一天早朝,张华又一次举荐陈寿,希望朝廷能够授予他中书郎的更高职位。然而,这回却并不顺利,朝臣荀勗向来妒才,又因他不愿修改不合己意的《魏志》而横加阻挠,终以书中有诋毁曹爽的言辞为由,授意吏部,将陈寿外放山东,改任为长广太守。
得知事情的原委,联想到老师谯周的临别赠言,陈寿不由得悲愤交加。想不到自己殚精竭力地一心报国,先是为黄皓不容,入晋后,又遭到权臣荀勗的排挤,心中去意由然而生。于是,他愤而上疏,以母亲年迈的理由,执意不受封升。
后来,他的老母病逝。陈寿遵照遗嘱,将母亲安葬在洛阳城郊。没想到,妒才者再一次钻得了空子。在他满心伤悲的时候,荀勖竟匆匆地写好奏折,狠狠地又告了陈寿一状。晋泰始四年,朝廷以“有误伦常”的罪名,将陈寿废为平民。他带着满腔的悲愤,回到了夜夜所思的故乡。在以后的时光中,他继续对《三国志》进行了修订补正,将晚年的精力全部都倾入了这部流芳百世的巨著当中。
陈寿死后,梁州大中正尚书郎等人上奏晋惠帝,称颂《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司马相如,而质直过之”,请求採录。晋惠帝立即下令“就陈寿家钞传其书”。
一出,当时的一批有关三国的史籍,如王沈的《魏书》、韦昭的《吴书》等都相继亡佚了。
为了纪念陈寿,人们在他少时读书的原址建起了“万卷楼”,表彰陈寿当年在这里“书破万卷”。到了唐代,地方乡贤们又以万卷楼作为主体,建起了修竹蔽日、风景迷人的甘露寺。前人徐起渭曾有诗赞道:“四围山色绿迷离,绕郭烟云夏更宜。洞外甘泉流曲折,阶前翠竹影差池。悬崖古木凌霄汉,挂壁青萝入酒卮。此地依稀何处似,西湖风景亦如斯。”,将这儿与杭州城内的西湖相比。后来,明代的东阁大学士、《永乐大典》的总校陈以勤又在寺旁增修了文昌殿和观音阁,并置金泉书院。以后,清人孙永成、民国李良俊等也先后投资培修此楼。屡建屡废的万卷楼,最终在“文革”期间被夷为了平地。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