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道》世上最终极的无间地狱(3)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除此之外,影片中的构图也在营造一种压抑的氛围。影片的开头,是一个巨大的阿罗汉铜像的特写镜头。特写镜头占据了画面的右下角,铜像的面部表情极其夸张。紧接着画面迅速切换到位于屏幕左上角的另一尊铜像的特写,其表情也很夸张。接着这两个特写镜头的是寺庙的中景镜头,镜头从上到下移动,在场景的最后闪过寺庙中的一行人以及一个人的背面特写。用这样一系列画面作为影片的开始,再加上寺庙的钟声,营造了足够的压抑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影片的主题:无间的地狱。
影片的结尾是一个刻画得非常精彩的死亡镜头:当另一名卧底在电梯里向陈永仁开枪后,陈永仁慢慢地倒在地上。他的腿挡住了电梯门,导致电梯门在他的腿上一开一合。在这开合之间,陈永仁的脸一下以下地出现在镜头中。这个死亡镜头也秉承着黑色电影的风格:黑色电影的主题不是讨论血腥暴力,而是探索人性。在这里,观众看到的不是一张带着血迹的垂死的脸的特写,而是作为主人公之一的陈永仁半垮着身子看向镜头缓慢死去。如果把这里的电梯比作地狱之门,电梯门的开合正意味着陈永仁并没有完全进入这个无间的地狱,而是最终在地狱之门处被释放从而得以解脱。
4. “无间”与尼采的“上帝已死”
在The Philosophy of Film Noir (2007)(《黑色电影的哲学》)一书中,作者Mark T. Conard用尼采的死亡学说来解释黑色电影。他认为,尼采的"上帝已死 "不能从字面上理解,即尼采认为一开始就有一个真正的上帝,后来他死了,相反,尼采想表达的是,上帝不是生命或道德的来源。“上帝死了”是对上帝的信仰的崩塌,其带来的结果是人们不再相信宇宙秩序,因为他们无法承认或证明其存在,而尼采认为这种状态是人们一切不安与焦虑的根源。
这里有必要再深入一下。尼采认为,"上帝已死 "不仅意味着人们对宇宙或物质秩序失去信心,这种观点其实也否认了绝对价值。尼采不再相信有一个包括并适用于每个人的客观和普遍的道德法则。这种绝对道德的丧失是虚无主义的开始。这种虚无主义导致尼采开始想办法重新去评估人类的基本价值。但尼采也指出,大多数人不认为或不愿承认 "上帝已经死了",因为这使他们在心中感到深深的恐惧或愤怒。
那这和《无间道》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里首先要先跳出《无间道》的警匪片电影类别,将它放在黑色电影中去解读。无论是在美国还是欧洲或亚洲,黑色电影的创作的源头往往是基于当时特定的社会现实,如大萧条、美国禁酒令或香港的社会变革。这些社会现象短暂地使人们陷入恐慌和动荡。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