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息全宇宙、便利店隐喻及人工智能未来(3)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这天,这家店忽然有两个店员。一个操着包邮区口音的老店员考问另外一位大约新来的员工:红薯热多少秒?10秒还是50秒。对方没答上来,老员工说50秒,但这些都是熟的,你只要弄热了递给顾客,别让它是冷冰冰的就行。我对预制食物并无恶感,甚至觉得是卫生合格的保证,我有一位朋友甚至只愿意吃标明热量的包装食物,反对任何天然食物。让我感到新鲜的是,居然第一次在这家店听到两个店员在说话,仿佛在无人区徒步碰到隔壁部门的张三李四。越来越智能的便利店也折射了数字时代另类冷暖:当店员顾不上和客人寒暄或是尬聊,主要精力都在完成来自系统的指令:地板有污渍、饮料货物需补货、你有一个新的外卖订单。那个穿梭在货架的机器人,我想店员可能也不喜欢它,它不是同事胜似同事、不是老板胜似老板,它给他派了没完没了的活儿,甚至还讲不了一个笑修补彼此的关系。
麦当劳流行的时候,西方人批评麦当劳的流水线作业矮化了人类价值、助长了低技能劳动力大军的扩张,甚至批评整个社会都不可避免地麦当劳化:追求速度、标准化、科层化,生产流水线化,尽可能让一切可计算、可预测、可控制。这样做的好处我们今天仍在获益:各行各业的效率越来越高,甚至立等可取成为一种标准,延时、等待都意味着重大商业过失。但弊端也很明显,快速的背后是必须标准化,必然的同质化,被认为会扼杀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在今天叠加了更多新技术的超级便利店里,算法正在成为那个老大哥,作为劳动者的打工人、工具人的烙印只会被打得更深。一个由算法排列的货架短期内可能会带来更高的销售转化,但一个由人来排列的货架会有不可预知的惊喜。

人工智能


北京今春第一场沙尘暴来之前,最后一个跟我讨论ChatGPT的是一位播客嘉宾。这位嘉宾是哲学硕士,毕业十多年在北京干过所有文科生都向往的高收入工种,但在大流行的第二年失业了,不久他做起了兼职骑手,每天玩票性地送三四个小时闪送、外卖。受到这种职业反差的刺激,一如《瞬息元宇宙》的戏剧设定套路,我约他录制了一期播客。
和许多来北京工作的年轻人一样,他在好多个行业摸爬滚打之后,也陷入了某种程度的倦怠和迷茫。节目中,我让他给自己所从事的一些职业按照十分制打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外卖员九分、记者八分、公关五分。我们还谈到了人的异化、主体性消失这些哲学问题,但我最后再次想到了“麦当劳社会”这个问题,他认为外卖员这份工作唯二的缺点是挣得少点、没有长期规划,但其他都是优点——没有错综复杂的办公室政治、没有老板同事去应对、没有难缠的客户,没有没完没了的OKR,每一个订单完成,客户关系也到此为止,同时账户上也立即有报酬到账,这种及时奖励的设计策略,迎合了几乎所有人性弱点。但,外卖员这份工作不正是标准的麦当劳式的工作吗?系统给你指派订单,建议路线,同时你还有“自由身”的幻象,在一个类似DAO (分布式自治组织) 的海市蜃楼般的组织中按劳分配。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