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总是没大没小”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图片|网络
01
从我记事起,我就开始出现了一种“毛病”——特别喜欢把家里所有人的惯有的称呼叫得颠三倒四。可能是出于好玩,有时候越叫越没“天理”。
每次弄乱了固有的称呼,我都会特别兴奋,手舞足蹈,似乎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特别的刺激感。
但我的做法有时却惹得家里人特别不高兴:
“你怎么总是没大没小”
“你不会叫人了吗”
“哪有这样子叫别人的”。
每次家里人对我说教时,都让我感觉到似乎我触犯了大忌,触碰了一些不该触碰的纲常礼教。
02
纲常礼教,三纲五常这些究竟是什么意思?
后来我在百度上查找了一些相关的资料: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三纲成为封建统治者用于奴化人民的工具,则在宋明以后。以等级名分教化社会的观点被称作"天理",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如违犯封建伦理纲常,即被视为"罪人"。这种说法扭曲了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之说。其核心是从于正理或无条件服从于上下关系,三纲立足于关系下的服从,而孔子立足于正理,倡导无论地位都该依正理尽本分。
逐渐地,我慢慢学习到:
原来三纲五常禁锢人们的思维,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人们的言行,按照一种早已设定好的伦理制度来对人们进行一种教化,把传统的伦理道德输入人们的头脑中,让人们按照这种固有的模式进行生活。
不可置否的是,三纲五常的确对当时的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模式也一直延伸到现代社会。
但我觉得它的那种“奴化”作用在当今看来似乎也一直存在,并没有随着封建社会的消亡而一并消失。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