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论》中记载了哪些治疗“血证”的大法?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血证论》是清代名医唐容川对血证辨治的成就总结,成书于1884年,名闻于蜀地,由于当时西方医学逐渐日盛,唐氏力图以西医知识解释中医基本理论,故其毕生所著理论多有客观上的正验,影响较大,对临床确有参考价值。

《血证论》中记载了哪些治疗“血证”的大法?


一.血证的治疗原则
唐氏认为血证大半是由气病导致的,因此在临床上非常重视气的调治,并认为“和气”是治血证的第一良法。其说:“表则和其肺气,里者和其肝气,而尤照顾脾肾之气,或补阴以和阳,或损阳以和阴。”其目的在于使气血调和。
根据不同的血证,采取不同的措施,但不外调气、补气两种。
★调气
调气包括降逆和泻实,凡属气逆的血证都宜降逆。他说:“上者抑之,必使气不上奔,斯血不上溢,降其肺气,顺其胃气,纳其肾气,气下则血下,血止而气亦平复。”降逆之法不但为吐血而设,凡咳血、咯血等上部出血证均可用之。故唐氏说:“止血之法虽多,而总莫先于降气。”
至于泻实一法,适用于气盛的血证,他认为“气盛即火盛”,故泻实也就是泻火,火不上炎,则血不妄行而自止,而大黄黄连泻心汤是最好的泻火剂。
★补气
气虚不摄而致血证,应用补气的方法,然补气法又有补虚与升陷两种。补虚以培补脾肾为主,其谓:“当补脾者十之三四,当补肾者十之五六”,补脾用归脾汤,补肾用断红丸,大虚亦可用十全大补丸。升陷法是以升举元气为主,凡元气下陷,血随气下而造成的下部出血证适用此法。他说:“崩中虽是血证,而实则因气虚也,气下陷则水随而泻,水为血之侣,气行则水行,水行则血行,宜服补气之药以升其水,水升则血升矣,补中益气治之。”

《血证论》中记载了哪些治疗“血证”的大法?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