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改编电影《橘色奇迹》:人生的成败,在于你是否敢改变(5)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心理学研究表明,追求生活的意义,能给我们带来最长久的快乐。可自卑的人,却常常忽略了生命的美好与快乐。所以,与其在自卑中黯然,不如相信自己,对自己的生活负起责任。
4. 接受美学影响下的叙事方式,满足了大众的期待
在日本文化中,死亡美学一直被文学家、艺术家、漫画家们追捧。正如作家川端康成所说,“死是最高的艺术,死就是生”。所以,不论是岩井俊二的《情书》,还是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或是今井夏目的《恋空》,都是本着向死亡美学致敬的态度,将“死”作为整个故事的升华和结束。
死亡美学虽然保持了死的最高艺术,但是也忽略了观众/读者的能动作用。而接受美学,却可以弥补这一点。
接受美学理论的提出者姚斯认为:在作家、作品和读者这三角关系之中,读者并不是被动因素,不是单纯做出反应的环节。而“期待视野”作为接受美学理论中的核心组成,则否定了文学艺术脱离受众的孤芳自赏的创作。
简单地说就是,观众/读者具有参与创造作品的权利,而作品也不应只是被动让观众接受,更应该去竭力满足观众的心理期待。
拿这部电影来说,翔的死是观众无法改变的结局。而这样的结局,是不符合观众期待的,且观众只是被动的结局接受者,而这个故事似乎也与他们无关。但当16岁的菜穗,收到26岁的菜穗寄来的信时,观众便获得了参与权,并走进了这个故事中。
所以,在接下来的情节里,当菜穗为了翔,亲手做便当时,观众看到了她的努力,也希望她能和翔终成眷属;当朋友们为了不让翔,输掉接力比赛,拼命奔跑时,观众看到了大家的笃定,也坚信他们能改变未来。
于是,在观众的期待视野下,故事的发展方向,不再是作者/导演本身的事,而是符合观众审美期待的事。所以,当菜穗和朋友们,成功地拯救了翔,并6个人抱在一起,说出“我喜欢你”的画面出现时,观众的心理期待便得到了满足,接受美学的初衷也得到了实现。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