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大”在于有大师,这4位教授,就是明证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研究院国学门,当时也通称“清华国学研究院”,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在1929年停办,但短短4年中,国学院毕业学生近70名,其中50余人后来成为我国人文学界著名学者。感念于此,人们把当初指导学生的4名教授尊称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这4人是谁?为何能有如此盛名?后来又有着怎样的命运?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也就是说,大学之“大”不在于有多少幢大楼,而在于有多少个大师。想当年,清华国学研究院正是拥有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四位国学大师,才在短短4年时间建立了中国学术独立的传统。

大学之“大”在于有大师,这4位教授,就是明证


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的蜡像
王国维:文史哲等领域均有深诣和创新的一代宗师
20世纪前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碰撞、交融,从而促使自身向现代转化的重要时期,涌现了一批开一代新风的大家。蔡尚思先生说:“二十年代的中国学术界,最有地位的人,要算梁启超、胡适和王国维三位。但究其根底,王国维的贡献最大。”
王国维学问博大精深,迄今恐怕少有人持异议了。他的崇高声誉的确立,固然得之于他在学术上的非凡创造,然而,也应该看到,他的饮誉中外,以至德国普鲁士学术院都曾拟聘他为外籍通讯员,这就与他在清华研究院的两年教学研究生涯密切相关了。
1925年,清华学校是全国有名的现代型高等学府,同年创建国学研究院。当时任清华校长的曹云祥接受胡适的建议,敦聘梁启超、王国维、章太炎为导师。梁、赵爽快地应允了,章太炎不肯就,王国维则经过一番犹豫后才决意加盟,并于该年4月17日,举家迁入清华园西院l8号,成为研究院应聘履任的首位导师。
当时校方请他主持院务,他坚辞不受;实际上他对研究院办院宗旨(用现代科学方法整理国故)的确立,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直到1927年6月4日他在颐和园赴身清池,前后不过两年。这两年中,他继续进行他的西北史地研究,培养了一批学术精英,大大弘扬了他的学术张力。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