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镇台州三门|亭旁古镇,红色旅游人文古韵相得益彰(2)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包子聪宅照壁
清康熙四年(1665),台州海防同知署由临海城内迁驻宁海县亭旁,道光二十六年(1846)改驻临海(椒江)海门葭沚。同治二年(1863),宁海县理民分县县丞署由宁海县城迁驻亭旁(今亭山路衙门里),民国元年(1912)废署。同治三年(1864),健跳左营守备署改驻亭旁,改称亭旁汛。
亭旁古镇由包家村、杨家村两个村落组成。有“一街十路二十巷三里一弄”之说。一条亭旁 (包家)街从北向南,一条杨家街从东向西,呈纵线展开并延伸,街道狭小。两侧房屋多系清末民初建筑,而中间有许多街口,呈横向穿插,从街口往里走,重楼复院,高墙壁垒,庭院错落,窄窄溪石铺甓的一条条小巷。方整的街道把亭旁大体划分为两个村落。村落布局以祠堂为核心,民宅围绕核心聚集,逐步形成聚族而居的古村落。包家村有“新庵”,供奉胡公大帝。而杨家村有白鹤殿,供奉白鹤崇和大帝,佑护乡邻。

-包超然故居
包家村的包氏宗祠,始建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乾隆五十年(1785)重修,道光二十三年(1843)重建,至今梁上还墨书“时大清康熙二十八年岁次已己孟冬月中浣吉旦鼎建”字样。
但现建筑已是道光二十三年样式。内悬民国时期复刻的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八月,钦差巡视金衢道浙江等处布政使右参政兼提刑按察司佥事褚维垣为夫池包年翁立“郡城司马”匾;万历四年(1576)端月,赐进士第礼科给事中王士昌为达泉包先生立“闽广奇功”;万历三十年(1602)壬寅仲冬,赐进士第礼部郎中通家弟蔡宗明为一山包先生立“京兆大夫”匾。三块黑底金字匾额依次递挂,非常醒目,昭示族裔,激励后人,荣光耀祖。京柱上高挂木联:“清白传家宋室龙图后裔;文章华国明朝虎榜先登”。其二:“受姓自楚显自宋盛自明大清功高德厚;发祥於湘合於淝衍於临汇於宁源远流”。戏楼也有一联:“借今人演旧事务使风淳俗美;奖善良贬邪佞惟期子孝孙贤”。额“奏其乐”。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