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杀手》影评(13)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很显然,在分别具有隐喻功能的“你”“我”“他”之于不同的主体之时,其完成对镜中的另外一个“你”认同时,都借助了“他”的参与。这个他者之于亨利来说,是丹尼尔。是丹尼尔帮助其发现另外一个自己并逐步完成与自己的先验主体的矛盾斗争从而获得对对方的认同和自己的认同的。同样,这个他者之于小克来说也是丹尼尔。是丹尼尔作为他者的帮助提醒小克并帮助小克认同到另外一个我自己的。
但是作为两个双子主人公其又不完全是一模一样的两个人。亨利和小克虽然是一个人,但是他们二人的成长经历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相似只是个体的相似并不是完全的相似。在影片中,亨利比小克年长二十五岁。所以,二人在面对镜中的自我时,会呈现反应程度不同的差异。作为小克,其自身本身就是复制品。他意识到他自身本不应该降临到这个世界。因此,他更想在这个世界上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获得属于他自己的新生。这样的“超我”意识迫使他不断地去面对自我,面对那个已经存在的先验的主体,加之“弑父情结”和“恋母情结”的作用,其不断通过他者——丹尼尔和亨利,来对先验的自己进行扼杀并以此获得新生。

《双子杀手》影评


综上所述,将“你”“我”“他”的隐喻折射到作为立体电影自身来看。立体电影更像是小克,电影观众更像是亨利,这个“他者”更像是丹尼尔。作为商业类型的立体电影本身所具有的主体创造性其本身就拥有“反思”意识和“超我”意识,其反思的是如何让电影更好地与观众互动。拥有自我意识的观众所具有的创造性是基于其本身在观看荧幕是从电影这个相对于他来说的客体中去寻找自身先验的主体,与自己的过去互动。而同时类比就不难发现,观影关系里,电影和观众互动的、能够产生认同的那个抽象的东西,就是“他者”——一个关乎共同经验的名词。
这样,只有当互为“你”“我”的主体完成与同时作为“他”的客体产生共鸣时,电影才能更好地产生与观众的认同。

《双子杀手》影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