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天下一面旗(3)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栽好强边固防这棵大树,让它扎根边疆
千古英雄生与死,一声箫管一声歌。
苗岭壮乡,物华天宝,美不胜收。然而,让文山人最引为自豪和荣耀的,却是这片土地上血与火凝聚而成的红色底蕴。
1927年,我党在文山建立云南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1928年,党组织在这里组成一支苗族农民武装队伍,成为云南省第一支少数民族武装游击队;
1931年,云南省最早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在边境县富宁创建;
1935年,文山的共产党人翻译出版了壮语版的《国际歌》,并在壮区广泛传唱。我党早期民族宣传工作的经典之作《苗夷三字经》,也在文山创作完成。
历史描绘出一条清晰的轨迹——建强基层一线的战斗堡垒是胜利的根本。历史昭示现实,今天实现边疆的“富与强”,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村寨,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同样也在村寨。
千帆过尽,壮志不已。革命前辈在西南边陲创造的光荣,激励着今天奋斗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共产党人,他们以坚定的政治定力和精神韧性,积极投身边疆一线当尖刀、打突击,争创“第一等的工作”,成为铆在新时代钢铁边防线上的一颗颗“钢钉”。
文山州一位领导的一番话充满哲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辈栽下的大树早已根深叶茂。对于未来,我们就是前人。栽好强边固防这棵大树,让它扎根边疆,是我们这代人必须坚守的情怀与担当。”
栽树必扎根,而山岭之树的根必须扎得深而牢。
党建为先。筑牢基层党组织这个坚强战斗堡垒,州委通过选派第一书记、“条”“块”挂钩、派出工作队等形式,在140多个沿边行政村全部建立健全党组织,在边境自然村发展成立党小组,在边民散居的地段设立“党员中心户”“退役军人中心户”,建起一条坚固的“边疆党建长廊”。
创新为源。他们创新一系列以党建引领强边固防的新模式。如探索“国门大党委”,驻守边境口岸的党政军警民党组织实行共建,一起过组织生活,联手抓边境管控;将全州边境统筹细化为千余段,由1000多位“段长”逐级逐段负责,做到每一座界碑、每一条边疆便道都有具体的责任人。
发展为要。文山州在全面脱贫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培育致富带头人工程、引导相关企业入驻边境一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举措,努力把边疆建成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窗口,“战斗堡垒村”“先锋模范村”“富裕美丽村”在边疆涌现。
心有所信,必能至远。在这片红色的边疆大地上,一个细节见证着红色血脉的传承——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召开的第二天,田家湾村全村人再次登上老鹰山,在山峰一侧,用山石镶嵌出5个大字:共产党万岁。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